【天地网讯】
在今年甘肃品种大幅涨价的过程中,大黄却是默默无闻,原地踏步。这是为何?后市又将怎样?现简单分析如下:
一、品种概况
大黄是药用大宗药材,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药用历史1500多年,是大黄清胃丸、牛黄解毒片等几十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同时,大黄在兽医、饲料、化工、保健品等行业亦使用广泛,年销量近万吨。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山西等省,以甘肃所产最为道地,目前甘肃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对市场影响力最大。
二、历史回顾
大黄在1995年曾出现17元左右的高价,此后至2005年,一直在2.5-3.5元之间低价运行。随着多年低价、减种、减产和库存消化,2005-2007年出现了一轮恢复性涨价,价从2005年的3.5元上涨到2007年的12元左右,之后随着产量恢复价格小幅回落。到2010年回落到9元左右,年底随着甘肃药材整体上升,有当地商家介入囤积,价格一跃升至15-16元,今年以来行情一直稳定。
三、产销状况
大黄产地广泛,并且家种、野生兼备,仅甘肃产区就有礼县、宕昌、岷县、陇西、渭源、正宁、华亭、碌曲、玛曲等县区。另外青海、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山西、陕西、山西大黄也有一定的产量。正常情况下,大黄的市场格局分布主要是:产于甘肃甘南玛曲和青海西宁湟源地区的唐古特黄主要用于出口和国内同仁堂等高端药厂;产于甘肃陇南地区礼县和宕昌的正品大黄主要用于国内正规的大中型药厂;产于陇中地区陇西、渭源和岷县一带的大黄(统称菜子黄)主要用于饮片销售市场;产于陇东地区正宁等地的牛角黄主要是兽药厂使用;其他地方大黄主要是作为零星补充和调剂。但是,由于国内市场标准缺失和监管不力,往往出现正品大黄的价位不一,各种大黄鱼目混杂混用的情况,特别是产量不足的牛角黄等伪劣产品掺杂使用,对正品大黄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人气状况
药材价格的上涨除了正常需求拉动外,人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大部分药材市场的运行,大量资金裹挟的人气甚至成了部分品种暴涨的主要推手。从大黄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大黄曾经出现多次人气聚集(1995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10年),也间接地推动了大黄价格的阶梯式上涨,但由于大黄产区和品种的广泛性,一直没有创造出令人鼓舞的历史天价,即使在去年大面积通胀背景下,大黄也只达到了15年前的价格水平,充分说明了大黄的复杂性。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黄优质正品礼县熏大黄陈货价格15-16元、一般货14元左右,宕昌新货产地收购价10元左右、菜子黄7-8元,市场库存虽然不大,但由于去年丰收,加上近几年积攒在农户家中的存量,观望的商家不少,但入手的商家仍然不多。
五、价格稳定不前的原因
1、近年来,尽管从数据上反映主产区面积在不断缩减,但是大黄价格始终没有出现相应的表现。
2、需求大幅下降,此需求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出口减少,大黄原来的主要市场是以欧盟为主的欧洲地区,但是由于中药自身和欧盟管理方面的原因,大黄等中药材在欧洲始终没有得到合法的药品身份,生存的空间不断缩小;
(2)随着科研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来大量用来提取染料的原料大黄被其他低价品种取代;
(3)国内药厂需求下降,据多位供货商反映,药厂需求下降明显。
四、后市分析
综合大黄的产销和人气状况,笔者认为,大黄在去年底价格上涨6元左右,涨幅50%以上,涨价一步到位。目前进入正常消化,虽然产地交易比较活跃,但如没有特殊情况,再次大幅上涨的几率不大。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