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金秋10月,甘草又将自西向东逐渐产新。近年来,甘草涨价的呼声此起彼伏,涨价的理由五花八门,但甘草始终没有出现商家预期的高价。甘草产新能否拉开新一轮涨价序幕,还是继续在低谷中运行,进行自己的平淡之旅呢?
一、百药之王用量大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草中含有的化学成份多达上百种,对人体有很多功效,能治疗或辅助治疗很多疾病,如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抗炎抗感染,调节免疫功能等等,被称为“百药之王”,中药中有“十方九草”之说,药用方面年用量在3万吨以上。近年来不但在药用方面应用广泛,还大量进入功能性饮品、化妆美容品、烟草和食品生产等领域,用量达2万吨以上。甘草国内年用量超过5万吨,并且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甘草及其制品的出口量近年来逐年递增。
二、适应性强产量大
甘草为豆科植物,耐寒耐旱,生长适应性强,广泛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各省区,尤以西北地区的新疆、宁夏、甘肃、内蒙产量为最大,目前家种、野生兼备,资源储量丰富。甘肃陇西周边为最大的家种产区,辐射扩散于西北各省区,是国内甘草的主要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辐射带动河西、新疆、宁夏等地大面积种植,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草产区。野生资源西北地区和中亚各国储量较大,每年都有部分进口。
三、涨价呼声有原因
甘草野生资源丰富,家种生产蓬勃发展,每年还有部分进出口调剂余缺,决定了其难以形成供应缺口,涨价困难。之所以每每又涨价呼声,是因为近年来国家持续的生态保护产量受限而起,甘草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等省的荒漠地带,大量的采挖造成了这些地方植被的大量破坏,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大规模生态保护政策,对野生资源的采集和运输、销售进行许可证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野生资源的产出,为甘草价格的上升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野生资源的保护,也使甘草的家种培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开始,由东向西的种植逐渐展开,目前河西到新疆的产量,都是之前多年累积的种植,这部分采挖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少,而陇西周边由于地产药材党参、黄芪、当归等轮番涨价和甘草种子价格畸高,近年有逐年减少之势。
四、后市还需看产量
生态保护和面积减少给甘草涨价形成了方向性利好,2000年以来关于甘草涨价的呼声骤然高涨,但历年累积的面积和连年结余的库存却使甘草的涨价屡屡胎死腹中。据统计,每年从10月份到12月份,从河西、宁夏、新疆等地每天进入陇西的甘草数量就达300吨之多,这些甘草经过加工大部分以片子的形式沉淀或分流到各地市场,即使在产新时期其他药材翻倍上涨之时,也涨幅甚微,产新之后则迅速回落到原地,低价运行成了其主旋律。据了解:今年内蒙地区甘草受气候因素影响产量减少,而新疆产区种子产量增加,总体种植面积减少有限,陇西地区在目前价位下种植面积难以有效扩张,对甘草的价格影响力变小。如今河西及新疆地区产量不减,甘草明年仍无出头之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265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