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多在极端大陆性气候的环境内生长,比如那些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我国,甘草多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
需求量增加
近几年,甘草的市场需求量一直有增无减。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主流,副作用较小的中药更受消费者青睐;其次,甘草是我国大宗出口药材,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一直居高不下;再次,非医药行业对甘草的开发利用加大了甘草的市场需求,甘草现在不但是重要的中药材,而且在食品、轻工业等方面的用途也很广泛,常用于糖果、蜜饯、饮料和啤酒、卷烟、酱油等加工中。甘草的浸渍液还可以用作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及灭火器的泡沫稳定剂,甚至用于制造墨汁和鞋油等。由此可见甘草社会需求的迅速增长,严重的破坏了野生的甘草资源。
野生资源严重受损
野生甘草基本分布在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等地区,可分为新疆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等,主要有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现在人工种植的甘草分布也较为广泛,不过,由于经济效益和技术等限制,种植的甘草由于含量问题,目前还无法取代野生甘草。
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是甘草主产地之一。该乡约72万亩土地,甘草生长区达40万亩。近十多年来,甘草采挖屡禁不止。目前,该乡70%的土地都被多次翻挖过,有的还在挖过的沙坑上再挖新坑,整个草场遍体鳞伤。如今,采挖作为药材的甘草等级有所下降,长此以往,这里的甘草资源将不复存在。被称为“宁夏五宝”之一的甘草资源已接近枯竭。而近年来,沙尘暴频袭,与甘草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也有直接关系。
新疆也是野生甘草的主产地之一,该地区甘草因为含量较高,深受药厂喜爱,每年的出口量可达600吨左右,但是我们也知道,新疆荒漠面积较大,耕地面积较小,其中荒漠面积占60%,绿色植被覆盖率不到40%,在绿色植被中草地面积约占80%以上,草原是新疆干旱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维持自然生态的主体。甘草就是新疆荒漠区最主要的植被物种之一,分布面积广,贮量大,在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在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下,植被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所以我们要合理采挖,加强对野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呼吁保护野生资源
在21世纪初期,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自治区、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的方针政策,提出五年内停止一切采挖野生甘草的行为,这些方针政策有效的遏制了野生甘草的无序采挖,可是仍旧有很多厂家和不法分子唯利是图,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过度、无序的滥挖乱采甘草,严重威胁着有限的野生甘草资源。
甘草资源日益枯竭,脆弱草场日益沙化,沙尘暴等灾害天气日益增多,严峻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越来越明显。那么为了不让野生甘草资源日益减少的悲剧继续发展,有关专家呼吁必须遏制滥挖野生甘草的势头,同时积极发展家种甘草,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宗药材都必须走人工种植的路子,甘草并不是一种难以种植的植物,关键是需要提高人工种植的质量,使之可以将野生甘草替代掉才可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野生甘草后市分析
由于甘草用量增加和用途拓展,其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宁可高价进口购买,也不愿采挖本国资源,虽然我国每年也从伊拉克等国家进口野生甘草,但其进口量对于需求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我国每年野生甘草的采挖量依然没有减少,可是野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现在每年无序的采挖,我国甘草的野生资源可采挖量越来越少,很多药商看好野生甘草的后市,认为野生甘草价格的上涨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但野生甘草如果价格升高,必然会导致很多不良商家的滥采乱挖,那么野生甘草资源就会陷入越少越挖,越挖越贵的局面,这个是甘草的悲哀,也是稀缺野生中药材的悲哀。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716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