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家种中药材市价低迷探因
张占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药材市场完全放开后,家种中药材的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年来,受粮食价格偏低和棉花生产过剩的影响,家种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甚至偏激地提出了“无粮县”、“无粮乡”的口号。中药材这种盲目地扩大种植,虽然缓解了部分品种供不足需的矛盾,但同时又造成了一大批家种品种的生产过剩,有的甚至形成了烂市。这样就大量浪费了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妨碍了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广大药农的市场经济意识和风险意识还很薄弱,存在着不管“前途”盲目追高的种植理念,使许多市场高价的品种在一哄而上的种植下其辉煌如流星一闪即逝。形成了市场热点品种高价走向低谷迅速,而低价品种走出低谷艰难的市场现状。加之不成熟的囤积和不成功的人为炒作,为药农的种植发出了错误的指令,使低价品种的低谷延长。药农喊亏,药商喊赔,市场如一潭死水,消化困难,举步维艰。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成熟的囤积使市价难以触底,导致生产过剩种植却难以调减。
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许多药商都总结了这样一个市场规律:价格偏低,药农亏本,以后种植就会减少,价格必然上涨。于是,当价格刚刚落到低价(但并不是触底的价)就纷纷入手囤积,使市价难以继续下滑,有的甚至出现了反弹回升。这样平稳的不痛不痒的价格给药农造成了一种产品畅销的错觉,鉴于粮食价格低迷,使其重新选择了药材种植。这样,本来生产过剩应在价格杠杆的调节下来缩减生产,受其影响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调减,以致形成了越积压越生产越价低的烂市局面。而药商囤积的大批药材在后续货源的冲击下,价格难以大上,不能实现利润甚至有的还会亏本。
因此,不适时、不成熟的囤积于农、于商、于市场都有百害而无一益。
二、不成功的人为炒作打乱了被炒作品种正常的市价周期循环规律,使有些已经走出低谷的品种又重新回到低价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闲散资金的不断介入,中药材的人为炒作已成为现代市场经营的一种手段。但是,影响中药材市价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每种因素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因素并不是炒作者所能预料到的,因此,一旦考虑不周或决策失误,炒作者有可能兵败如山倒。所以,尽管近年炒风不断,但总的来讲炒作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尤其是在当前药厂整改、出口萎缩、整体需求不旺的形势下,许多炒家都是“挣了行情,赔了本钱”。
同时,这种不成功的炒作为药农盲目跟风种植埋下了深深的祸根,一波三折,最后的结果是炒家失败,药农亏本,药材烂市。
三、中药材种苗推销商点燃了大面积种植的燎原之火,使全国种植膨胀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同时受粮价偏低的影响,广大农民种药热情高涨,许多中药材种苗推销商四处奔走,发展基地,为家种中药材的发展点燃了星星之火,使全国中药材的种植达到了历史最高潮。
有的地方不调查市场前景,不分析市场行情,在政府官员的瞎指挥下,一哄而上,盲目种植非道地产区种上了道地品种,不讲科学的种植,使品种退化,含量降低,为市场的正常消化增加了负担,使药农连年亏本,使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
四、市场整体萧条,需求不旺,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加入WTO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是一场不亚于“改革开放”的大革命,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拆除壁垒打开国门,平等竞争适者生存。为了能够和世界经济接轨、迎接入世后的挑战,精兵简政、调整阵容、扩大优势、畜势待发是中药行业改革的战略决策,药厂整改、药市整顿、打击假冒伪劣,提高中药质量是保障中药发展,保证中药生存的重要举措。在这巨大转折时期,中药材整体销量下降,需求不旺造成了市场萧条,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要彻底摆脱中药材家种品种供大于求的状况,使其走出价格的低谷,只有大力调减生产。中药材的种植要走集约化、规范化、基地化的道路,讲究中药材的道地性,确保中药材的有效含量,降低“三量”的超标是家种中药材的种植走出围城的根本出路,同时奉劝广大药农要看清市场形势,把握种植“质”“量”,保障市场供应,使家种中药材的发展走向健康成熟的道路;广大药商在当前形势下应机动灵活、科学经营、关注低谷、捕捉商机、有力调剂余缺、争创最佳效益。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133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