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17年5月3日,天地网一线调研团队从云南红河州蒙自县发回消息,当地白及的野生驯化块茎苗长势良好,突破组培苗“死亡陷阱”,可为全国多个白及家种产地提供有益借鉴。具体情况如下:
图1:云南蒙自县冷泉镇小尖山,已经种植了两年的家种白及。
一、组培苗“死苗”现象,一直是白及家种的关键瓶颈
图2:2017年5月3日,蒙自县冷泉镇山坡上白及苗长势良好。
白及,既可作为优质中药原料、工业原料,又是良好的园艺花卉。但随着白及野生资源加速枯竭,其行情也步步高升,并刺激野生变家种工作开展。但长期以来,白及组培苗种植存活率低下,一直是家种生产的最大“陷阱”,往往造成农户或投资者“血本无归”。
图3:正在大棚里生产的组培白及苗。
自从白及家种研究成功后,白及的种苗通常要经过引进种源、组培、炼苗和根须发达后,再进行移栽。但由于白及根茎的生长需要共生菌的环境,且移栽和管理非常精细,死苗率通常可达50%甚至更高。
据天地网智库专家、华东药材专家段华老师反映:几年前我去贵州水城、陕西安康等白及产地考察,发现贵州产地组培苗子的死苗率多在一半以上,不成功;安康的出苗率过半,长几年后产量也有,但一方面需要用大棚遮阴,投资大;二是种的白及只是母体变大增重,没有结出小白及。因此,效益只是白及本身个体变大增殖,或市场价格升值的体现,实际效益有限。
所以说,贵州等地推广种植的组培苗,苗子价格倒很便宜,前两年在3/元株,今年普遍下降到1.2元-1.3元/株之间。但种一路死一路,很难说是家种成功。
图4:白及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
白及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白及种子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在自然状态下,白及只能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从少量符合要求的优质白及种苗开始自然扩繁和栽培,形成规模需要很长时间。
二、云南蒙自县更适宜白及生长,野生驯化取得成功
理论上讲,一般当地有野生白及生长的都适合种植,蒙自县本身就是野生白及的原产地之一。但开展家种,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土壤:需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二是田地:排水良好,如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白及虽然喜阴湿的环境,但是怕涝,如果雨季排水不畅,会导致块茎腐烂; 三是气候: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冬天倒苗后应盖草防寒); 四是海拔:一般控制在2600米以下为宜; 五是水源:白及怕涝,但也不耐旱,需经常浇水保湿,所以,有近的水源可以为您节约成本。
图5:紫花白及在每年的春秋两个季节,都可以种植。
白及最佳种植季节分两个季节,一个是开春的3-6月;还有一个是8-10月,都是比较适合种植白及的。
图6:块茎分化的种苗,长势良好。
云南多地,从10年前已经开始进行白及的野生变家种工作。经历多次失败后,泸水、蒙自等地,成功总结出野生驯化和块茎分化的种植经验。
图7:蒙自县种植的块茎白及,不用大棚遮荫。
经调研,目前云南蒙自县种植的白及块茎,多是用野生驯化的那种,出苗率和成活率都达到90%以上,而且下面结生的小白及情况良好;且不需遮阴搭棚,降低了成本,应该是种植技术提升的表现。
三、白及虽然暂时供不应求,但谨防过热
图8:云南蒙自县的家种三叉白及。(诚实通供图)
随着白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野生资源难以为继,白及的供求矛盾也日渐凸显。但接下来,除了种苗来源选择,白及生产还需防止以下问题:
一是生产过热问题 从目前调研情况看:白及的生产,除了传统的云贵川等地外,现北起陕西、河南,南至福建、广西;东到江苏、浙江,西至甘肃等地,都已开始人工种植。生产有过热迹象,投资者不可不防。
二是白及商品质量混乱 随着白及行情步步走高,白及的伪品泛滥和规格混乱问题,也日渐加剧。除了水白及外,市面上还大量流通着扁白及、小黄精、土黄精、冰球子等伪品;即使正品白及,也普遍存在采挖年份过早,导致品质和含量不足。
(文中部分图片由段华老师提供,在此特致谢意)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