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长期以来,白及都是野生资源供应着市场,也正因为如此,随着资源的减少,白及在近15年内价格持续攀升(如图2)。高价位也刺激了野生变家种工作的开展,并且至少在10年以前,家种白及成功的新闻就不断被报道。
图1:家种白及植株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白及家种都成功了,为何市场上难觅家种品身影;其价格还在一路上行?
图2:成都荷花池市场白及统货价格走势
一、真相 :少量的家种商品都去做种苗了
1.1 利用分株人工繁育,是野生变家种第一步
在2006年,市场就传言“有区域将白及试种成功”,这里的“试种成功”应该指的是种苗人工繁育这一块。因为白及的种子难以萌发,利用分株等方式进行人工繁育,这算是白及人工驯化的第一步。
1.2 家种商品基本都拿去做种,没有上市流通
从2010年开始,一些产区宣称开始推广家种白及成品种植,整理我网采集中心统计2010年-2012年白及生产推广结果如下:
图3:2010-2102年推广家种白及成品种植的主要地区
以贵州镇远县为例,该县算是规模化种植白及的先头部队。针对当地的白及生产调查结果却得知,该区域在2015年有小规模的家种白及上市,还没形成商品都拿去做种去了。
在白及的高价期,该地不将成品进行变现而拿去做种,是何原因?原来是随着全国各地种植白及积极性高涨,白及卖种苗更赚钱。我们简单算一笔账,一公斤鲜白及可以加工成干品0.3公斤左右,按照收购价700元(公斤价,下同)计算,大约可以收入210元;但如果切成块茎做种,则可以出苗100-120株,按3元/株,则收入大约在300元-360元之间。而白及种苗价格最高时曾达到5-6元/株,一公斤鲜白及经过出苗后收入在500元以上,远高过加工卖干品收入。所以农户不卖给药材商而卖给种苗商就不难理解了。
人工栽种白及的培育期通常在4年左右,表中在2012年下种的其他区域,若这4年的中途未遭遇什么不测,那今年11-12月也会有货源产出。但根据“前人”镇远县的做法来看,今年表中白及产新的区域,白及成品怕是依然难以形成商品,多数要拿去做种苗用了。
二、困境:种植热情和实际效果冰火两重天
如今的家种白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各地种植积极性大涨,火热引种;另一方面是种植成本和风险居高不下,农户往往满腔热情被兜头泼冷水。
2.1 白及引种在全国遍地开花,火热异常
先从“火”来说,近5年,白及种苗产业各地开花、火热异常,不仅覆盖云、贵、川、渝、陕这几个传统产区;连鄂、湘、皖、赣甚至是河南、河北等非传统区域也有大量种植公司供应种苗,发动农户种植。目前在网络搜索中药材种植上,其百度搜索结果数量仅次于“头号热点”铁皮石斛。
图4:中药材种苗网络热搜结果对比图
2.2 白及种植成本和风险较高,稍有闪失就入不敷出
与白及种苗火爆的情况对比,白及成品规模种植的情况就是与火相对应的“冰”。笔者调查发现,除了搞白及苗子的基地,各地对白及成品规模化种植的态度基本是“试种”。各地500亩以上而又只搞白及成品种植的基地基本就没看到,种植者对于白及的种植是持谨慎态度的。
这种谨慎态度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是种植成本高,需要少则4年多则5-6年的培育时间,买苗种植也需要至少3万元/亩的投入;二是技术门槛高,根茎的生长需要共生菌的环境,且移栽和管理非常精细;三是死苗率高,种植风险大。据我们调研,云贵川等地在2014-2015年期间,新种植地块的死苗率往往达到70%-80%,如果遭遇干旱,则更是损失惨重。
三、盲目生产风险大,家种品短期内仍难以替代野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盲目种植白及风险较大。特别是在我国中部甚至北方广大区域,是否适合种植白及还有谨慎论证,否则就是在给种苗商“抬轿子”、当“炮灰”。
另外,当前家种白及基本完成了种苗繁育阶段的驯化,也算是看到了家种白及商品的希望。但笔者翻阅了大量期刊和文献,都没有发现对野生和家种白及在药效含量上进行分析对比的研究,这就给家种白及又埋下了一个“陷阱”。家种白及和野生白及的差别会有多大?是否会像家种羌活一样在药效上和野生品差异明显呢?
所以说,当前的家种白及还真是“万里长征刚起步”,在积极发展家种生产时保持谨慎态度没什么错;同时,也说明,主要靠野生货源支撑白及供给的现状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