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前期,犍为产地专营商传来川姜黄姜瘟和烂根消息,天地网发文《一线直击:烂根加姜瘟
乐山犍为姜黄受灾明显》后商家关心川姜黄未来产新产量情况,农历9-10月正是川姜黄的生长关键期,中药材天地网高度关注此事件,并委派天地网智库首席分析师贾海彬老师前往考察川姜黄情况。下面是我网发回的川姜黄考察详细情况。
一、核心产区和集散地 犍为产区
图1:犍为县姜黄主产区地图
第一站天地网考察团就来到川姜黄的核心产区和集散地乐山犍为县新民镇。汽车下了成渝环线高速也即乐宜高速的新民出口,就看到了成片的川姜黄种植地。我们从成都到乐山犍为县一路上都没有看到任何姜黄种植,也就是说川姜黄的核心产区到了。
图2:一下高速就看到生长在山上的川姜黄
为何新民镇能成为姜黄的核心产区并且这里成为集散地?原因是,新民镇(古称麻柳场)位于犍为县城东南30公里的岷江下游北岸,地处两市(乐山、宜宾)三县(犍为、宜宾、沐川)交界地段,由原田坝、慈云、龙溪、新民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系犍为东南边陲重镇。也就是说,新民镇优越地理位置造就它在川姜黄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3:造访第一家川姜黄产地经营户
新民镇多为山地,姜黄也主要种植在整个新民镇的山沟沟里,我们一路考察过来,没有发现包地种植情况,只有当地农户零散种植,很少有成片种植姜黄情况。
我们拜访的第一家川姜黄经营户有30年的川姜黄经营经验,一聊到姜黄,老人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图4:天地网智库专家贾海彬老师正在采访川姜黄经营户
他介绍,在新民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黄、白二姜,其名声早已享誉国内外市场。白姜是常用药材和调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等地,犍为白姜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尤以新民所产白姜品质最佳,产量也高。1953年苏联《真理报》曾刊:中国四川麻柳场白姜优质。黄姜是重要的植物染料,又称为色母,可配制各种不同颜色的染料。民国时期黄姜就远销德国等地。
我们也查访了民国《犍为县志》,上面记载:“县属产姜以麻柳场为囤集地,年均万担以上为出口大宗。”“在麻柳场设市者黄白兼售,商场繁盛,贩者云集,有渝帮十数家坐庄收买,集零成整,转运海上放洋,为我县特产出口货也。”
当地川姜黄经营户介绍,新民一个镇川姜黄最高峰时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亩产鲜货2000公斤以上,产量鲜货12000多吨。目前,整个犍为产区干货也已经萎缩到1000吨左右。
至于为何川道地药材川姜黄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商家介绍主要是价格太低所致。商家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川姜黄正常产4000斤鲜货,前期价格每斤低的时候0.5元每斤,毛收入2000元,由于不能机械采挖,光是采挖一亩地需要10个人工,田间管理5个人工,按照最低80元每天的工钱,这需要1200元,加上化肥、人工肥200元左右,农户自己地不算租金,这样纯收益也就600元。如果包地,包地户基本亏本。如果鲜货价格每斤低于1元农户就没有任何积极性,高于1.5元当地农户才会少量扩种,高于2元次产区才能发展起来。
目前,全球姜黄产业主要是靠印度、缅甸供应,国外土地、人工便宜,价格低也愿意出售。而川姜黄价格太低农户弃种,导致了整个川姜黄产业的没落。
图5:新民姜黄枯叶很严重
2017年产新后,鲜货价格走高,犍为新民镇当地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程度扩种,但川姜黄生长关键期却天天阴雨,据我们一路观察,新民百分之八十川姜黄都是上图情况。据产地经销商介绍,这种情况,姜黄减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可能性很大。由于枯叶和水泡烂根,川姜黄将停止生长。
图6:近看新民川姜黄枯叶情况
图7:挖出一株川姜黄查看长势情况
我们采挖一株枯叶川姜黄,发现整体根部较小,也许真的是受到烂根和枯叶影响。
图8:采访的第二家川姜黄经营户
据这家川姜黄经营户介绍,目前正好有药企求购,他们正在重新上炕加工。重新上炕,大约2个小时左右就能炕好。如果是鲜货炕成干货大约需要10个小时的时间。
图9:加工川姜黄的机器
为了保证颜色,在滚筒中需要加水,这样加工出来的川姜黄颜色更好。
图10:这家川姜黄经营户家背后的姜黄地
在这家川姜黄经营户屋后,我们发现最大也是长得最好的一块姜黄地。地面部分与其他地块相比好了太多。
图11:挖出的鲜姜黄
上图是正常一株川姜黄目前的长势情况,个头比我们在枯叶的姜黄挖出来大了很多。据这家川姜黄商家介绍,今年当地种植面积扩大不是很明显,去年产量据他估算整个新民加工量在800吨上下。
图12:第三家川姜黄加工厂
我们采访的第三家是一个相对规范的川姜黄加工厂,工厂里请了4名女工正在按照需求厂家加工川姜黄。据该厂负责人介绍,目前产地剩余库存大约200吨。
图13:采访新民镇的川姜黄种植户
一路考察了几个小时,在傍晚,路上我们碰到刚做完小工的几个当地农户,询问他们关于川姜黄的情况。据他们介绍,产地现在年轻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剩下都是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对着种植姜黄而言,祖辈一直种植,价格高低对于他们影响不大。只是价格高种的多些,价格低种的少些。但由于劳动力有限,就算价格再高,种植面积也很难扩种太度。这也印证了我们一路考察,没发现成片种植川姜黄的情况。
图14:接受采访抽土烟的老伯
图上这位老伯还介绍,前几年香砂价格高,最高的时候一斤香砂卖到14元每斤,种植稠密的一亩地收入可达3-4万。这对普通农户而言简直就是天价,就我们考察一路看来,香砂种植面积远远大于川姜黄面积。
二、川姜黄宜宾产区相对分散
图15:泥溪汽渡口 渡船一小时一班
从泥溪镇开车坐船来到江右岸,过了江一路前行就是宜宾产区。
图16:宜宾川姜黄产区图
不过路边肥沃的土地都没有看到川姜黄的种植,倒是路边随处可见香砂的种植。虽然这个时节,香砂产新已经结束,但还有些香砂挂在上面无人采摘。据了解,这些都是价格低,外出打工无人采摘的。
图17:从泥溪到蕨溪的道路两旁肥沃的土地很少有人种植姜黄
来到蕨溪,这周边算是宜宾当地中药材集中加工地,与当地中药材经销商谢女士聊天,她介绍,去年她这边加工了不到10吨姜黄。周边大概有几十家加工户,她的加工能力不算最大,也不是最小。大的加工户虽然炕房多,但去年加工的量不大,多的也就十几吨。少的也就几吨。
图18:蕨溪镇加工户正在收购川栀子加工
图19:蕨溪炕房正在加工香砂
据当地药商介绍,宜宾当地已经没有川姜黄库存。现在正在收购的药材是栀子和香砂。今年川姜黄种植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去年整个宜宾产地产量300吨上下,今年不会比去年多。
2017年川姜黄价格上涨了一些,为了证实次产区是否扩种,我们顺路走访了屏山镇和喜捷镇,并未发现有川姜黄种植。有种植也非常稀少。
图20:屏山镇一家中药材收购站
我们正苦于找不到宜宾有没有川姜黄没有受灾的区域时,宜宾戎立堂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杨明延经理与我们沟通,他们今年正在发展农户+基地+公司模式,发展了一批农户发展川姜黄种植,位置就在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李场镇大塔村。
图21:李场镇大塔村川姜黄地上部分长势良好
不过地上长势很好,但由于土壤缘故,地下部分生长情况并不好,不像新民镇多是沙土地更适合川姜黄生长。我们挖出地下部分还不如新民枯叶的姜黄。据杨明延介绍,由于是第一年免费发种子给农户种植,当地种植时间也比新民晚了一个月,这也是当地姜黄个子小的主要原因。
三、川姜黄沐川产区 加工户一家独大
图22:沐川县川姜黄产区分布图
我们考察最后一站是川姜黄的主产地之一,沐川县。沐川与犍为相邻,目前是川姜黄第二大产区。
我们考察沐川川姜黄,发现种植相对分散,但加工地相对集中,沐川只有两家规模较大的加工户。仅这两家加工户的加工能力就占到整个沐川产量的六成到八成。
图23:沐川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初加工厂
上图是我们为期三天考察中,规模最大,最为正规的一家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厂。这家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场去年仅川姜黄这一个品种就加工了300吨以上的干货。目前该厂正在给需求企业加工川姜黄。
图24:加工好等待发货的川姜黄成品
与当地商家沟通,去年川姜黄产量不大,销路不成问题,都是长期合作的药企需求。到现在为止,整个沐川库存不大,不到100吨。
图25:沐川当地第二大的产地初加工厂
第二家产地初加工厂相比第一家年代久远的多,由于是几十年前的修盖的,整体加工能力比第一家低的多,去年收购并加工了川姜黄100吨干货。剩下的所有加工户一年也就百八十吨的加工能力。
据这家商家反馈,他们基本不收外地货,因为宜宾产区很多地都在种植烟叶,种植烟叶需要大量施肥,因此宜宾很多产地种植川姜黄容易重金属超标。他们也介绍,今年川姜黄价格上涨,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枯叶、烂根现象比较普遍,产量预计减少。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