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自2016年开年后,国内中药材市场行情一反常态,逆市上扬。综合200指数除了在2016年3月和5月中旬小幅下挫外(如图1),整体上可以说是一路高歌。
图1:国内中药材市场综合200指数运行图
这样的运行态势几乎超出多数专业人士的意外,特别是发生在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中药材领域取得这样的成果更让人瞩目。
带着疑惑,笔者仔细分析了导致价格指数上行的权重,并和国内多个品种专家进行了交流,最终得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当前的国内药市,远非表面看到的那么乐观,反而是繁华背后蓄积着重大的风险。
我们先不妨回顾一下上半年行情背后的故事:
一.刺激涨价的利好因素,主要来自于信心和技术统计差异
笔者在上一期话题中已经分析过,上半年行情向好,其中很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对大健康产业板块巨大期望;二是行业开始出现“优质优价”的两极分化,例如国内枳实价格,从17元到90元(产地价,公斤)都有。接下来,这种差距还有可能拉大,含量不足“杂枳实”价格低迷,但含量高的“鹅眼枳实”过百元也不成问题。
以上两个原因,第一个偏重于概念,体现的是行业内外对中医药领域的信心;第二个则属于技术统计因素,即以优质高价来与过去的低质低价对比,当然价差明显。
二.价格普涨虚像,客观上造成药市信心指数迅速回暖
但对市场来说,最直观看到的就是价格指数的一路上行。特别对于外部资金而言,一方面本来就看好大健康产业;另一方面,其它行业投资无门,药市处于低谷,出现“抄底”心态在所难免;其三,恰恰6月份之前,又是多数中药材青黄不接时期。资本稍有发力,市场行情马上就出现异动,人为造成市场繁荣虚像。
对于常年经营者来说,过去3年的经历,让大家对行情抱的希望不大,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但在价格指数不断上行态势下,终于开始“蠢蠢欲动”。从图1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综合200指数期间经历过振荡回调,但到5月初则开始一路上行,信心满满,真实反映出人气和市场心理的变化。
但是别忘了,繁华背后还有以下利空等着大家呢!这些利空包括:
一.中药材家种生产连续数年保持增长态势
图2:2015年,国内常用100种家种药材种植情况
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跟踪,发现国内中药材家种生产已连续3年保持增长。其中2015年,有超过63%的品种较2014年扩种(见图2),只有9%的品种因价落低谷,出现不同程度减种。在本波的涨势品种内,除了生地、白芷、益智仁等少数减种品种行情尚未启动或正在酝酿外,其它减种品种纷纷走出低谷,典型的如太子参、车前子等。也就是说,这一波涨势,基本将去年减种的利好已充分释放。
二.灾害因素造成的行情也已得到释放
到目前为止,国内气候异动明显的两波灾情:一是去年冬季的南方冻害和降雪,造成草果、枳壳、栀子、龙眼等品种的不同程度受灾,这种因灾减产目前已不断体现在价格上行态势中;二是当前大范围的水灾,据天地网信息站反馈回来消息看,对国内药材生产影响十分有限,尚不足以造成影响大盘走势的损失。如果后期没有特殊情况发生,那么灾情这个话题也很难拿上台面。
三.旧库存借机出仓,“寅吃卯粮”占用需求空间
上半年的大好行情,还带出一个结果,即缓解甚至解套了近3年的库存积压。这部分解套库存势必会占用年度需求总量,从而给产新后的市场消化制造压力。故预计,随着下半年多种药材陆续产新,资本及囤货商面临的“后有追兵”威胁会骤然增大。
鉴于以上前因后果,笔者对下半年的整体行情并不抱太大幻想。反而是担忧部分明显炒作品种,谁将是最终的“接盘侠”?更担心的则是——阶段性的火热行情,会不会刺激中药材家种生产继续扩大,从而蓄积出更大市场风险?对此,近30年,中药材市场周期规律早已给出历史答案,行业不可不防。
最后一点建议——中药材已经进入“优质优价”时期,行情的两极分化将成为今后市场常态。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种好药存好货、供给高质量的原料,才是我们流通环节不变的“王道”。
(本文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