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丰乐乡聚焦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不优、集聚程度不高、带动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立足“中药之乡·康养胜地”发展定位,围绕前端服务夯基、中端发展赋能、末端增收问效“三个维度”,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园区支撑,不断提升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水平,蹚出了一条“中药材产业‘遍地开花’、致富增收‘人人共享’”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以来,全乡共种植中药材6800余亩、产值达4600余万元、亩产效益达0.67万元/亩,带动就业人数突破2万人次,人均收入实现净增长1.8万元,丰乐乡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获评四川省林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建设基地,中药材产业园获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心级”服务前端夯基,提升产业市场化发展支撑力
“登门拜访、全时响应”,让企业提振信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到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汇报对接、争取支持,“组团”赴成都、昭通、贵州等地叩门拜访中药材行业领域“链主型”“龙头型”企业,密集开展合作洽谈,深入推介优势资源,不断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发展决心,扎实提升项目争取、招引质效,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建圈强链”。2023年以来,先后引进圣土中药材、沐辰农业、林柯农业等企业3家、协议总投资达2000余万元。
(丰乐乡主要领导带队到乐山市犍为县大兴镇参观姜黄种植模式示范地)
“主动问需、及时回应”,让企业落地安心。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由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全覆盖“一对一”专班联系服务企业,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沉浸式”帮扶、“蹲点式”调研,面对面听取企业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落地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难点堵点,全力护航在乡中药材企业高质量平稳发展。目前,共协调解决中药材企业2000余亩用地问题、5000人次用工需求,市场主体满意度显著提升。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企业发展省心。提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质量,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一站式”办理服务模式,并依托“全科网格”,动态调整乡村两级业务人员“入格”纾困解难、帮办代办,推动便民服务由“业务主导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切实让企业少跑腿、让服务多跟进。截至目前,已完成37项企业帮办代办服务,基本实现在乡中药材产业投资项目尽享保姆式、专业化服务,丰乐乡便民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
“药+”发展中端赋能,提升产业规模化发展承载力
探索“林药套种”模式实现“林下生金”。按照山地立体发展思路,立足全乡林地资源富集优势,精准把握药材生长环境需求差异,探索推行黄精、黄连、白芨为一体的“两黄一白”林下复合套种生产模式,统筹联动宜宾学院打造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不断提升林地资源利用率,切实推动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全乡共集中连片打造林下种植黄精1000亩、黄连300亩、白芨130亩,林下经济效益持续攀升。
(丰乐乡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
探索“稻药轮作”模式实现“一田双收”。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基础上,充分利用水田空档期,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冬种药材、夏种水稻“稻药轮作”错时种植模式,加快打造卜好村千亩稻药轮作示范基地,扎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及复种指数,切实让“冬闲田”巧变“增收田”。截至目前,全乡采用稻药轮作模式种植以川芎为主的道地中药材达350亩、产值实现120余万元,亩均利润从单纯种粮的400元提高到2000元左右。
探索“药酒同源”模式实现“融合增效”。坚持“以酿出美酒的标准”抓好药酒深度融合,依托道地药材资源与龙镇白酒产业基础,充分借助筠丰醇公司平台资源,全面整合乡域内18家白酒小作坊,主动对接宜宾学院科研团队,积极开发康养保健配制酒及其他衍生产品,成功培育出“丰乐香”中药材配制酒品牌,逐步推动中药材由“原药材”向“功能品”转变。截至目前,“丰乐香”产量已达100吨、产值达600万元,“药酒同源”产业效能不断释放。
“药财”增收末端问效,提升产业普惠化发展带动力
优质服务提升酬金。主动顺应农业社会化服务趋势,充分发挥乡农技中心技术支撑作用,主动对接四川农科院、宜宾中医药科研所等大院大所,合作开展10余项中药材科研项目,统购统配中药材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生产工具等,推动实现良种、良法、良制有效覆盖,同步推广订单农业、在线销售、直采直销模式,实现农产品“产+销”环节顺畅衔接,扎实提升中药材种植亩均产出,推动农民主体人均种植效益由1.3万元增长到2.0万元。
土地流转提升租金。稳慎推进农村农用地“三权分置”,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引导农户以土地发包、村级统筹方式整体流转土地,并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每亩地作价400元作为保底收入,以后期经营收益10%作为入股农户二次分红收入,确保农户“旱涝保收”稳定获益。2023年以来,全乡共吸引300余户农户入股,土地流转面积达2000亩,“租金+股金”带动实现人均增收0.5万元。
务工就业提升薪金。采取“龙头企业+乡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引导中药材种植企业优先吸纳当地农户务工就业,并依托“田秀才”“土专家”及企业技术人才等资源,重点围绕脱贫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技能培训,扎实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推进务工工种从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劳动力转变,推动农民收入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2023年以来,全乡中药材种植企业共吸纳周边2万余人次就近就业,带动脱贫户500余人人均增收0.6万元。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