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间,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采中选结果,最终174个药品中选。业内预计,正式结果公布后,今年4月将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执行。本次集采覆盖了临床用量大、竞争格局复杂的独家品种,纳入的38个独家品种中,19个出现在了最终名单中,独家品种集采难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由湖北省牵头。2021年、2023年,湖北牵头的两批中成药集采,产品中选率分别为62%、71.6%,中选价格平均降幅分别为42.27%、49.36%,以口服中成药为主。第三批中成药集采涉及95个品种,以临床常用、采购金额高、用量大的中成药为主。2024年12月30日晚,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发布,175个药品拟中选,产品拟中选率仅31.47%。2月10日晚间发布的最终结果显示,中选药品变为174个,石药银湖制药的红花注射液未进入最终中选名单。从价格降幅来看,官方尚未公布平均降幅,但相比前两批中成药国采来看,部分厂家品种的集采价格降幅超市场预期,如太行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降价幅度达96%,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的双黄连注射剂降价幅度也超90%。
独家品种的集采,依然是业界的关注点之一。米内网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137个中成药销售过亿,其中62个为独家品种,独家品种合计销售额超170亿元。在安徽省际联盟集采和本次湖北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集采中,均纳入了独家品种。
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中纳入了血脂康胶囊(片)、喜炎平注射液、益气复脉颗粒、舒肝宁注射液、生脉饮软胶囊等38个独家品种。集采根据药物属性和治疗效果将不同产品分为同一组,这使得部分独家品种产品或因药品属性、治疗效果相似而与常规药品同组竞争。其中,超过半数的独家品种所处组别竞争较为激烈,如独家品种益气复脉颗粒、生脉饮软胶囊所在组别,竞争最为激烈,有多达195个批文厂家。喜炎平注射液所处的组别,也有多达103个批文厂家。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最终名单中,益气复脉颗粒、生脉饮软胶囊、消栓合剂等19个独家品种/剂型未出现。
就在2月6日公布的安徽省2024年度中成药集采中,也出现了独家品种退出的情况。“脑心通、脑心络、脑心安口服”、“参松养心、稳心口服”两个采购组,包含了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脑心安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5个独家品种,均未在拟中选结果中公示,业界猜测可能是品种流标。
据此前媒体报道,湖北医保局曾提及,中成药“独家”产品多、集中度高,集采议价难。全国省级平台采购排名前50的中成药品种中,独家品种就占了34个。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表示,独家品种通过专利保护、剂型壁垒等构筑起市场防线,市场垄断地位固化,企业“以价换量”意愿低,不愿因集采大幅降价。如桂龙药业的桂龙咳喘宁胶囊放弃安徽集采,主攻零售端利润更高。企业还有剂型组合拳防御和创新研发反制等策略。此外,采购量及威慑不够,也是独家品种流标的原因之一,如安徽对脑心通胶囊的采购量占比小。
针对独家品种流标或未中选对企业自身的影响,邓勇表示,流标意味着企业将丢失集采范围内的市场份额,流标后企业需重新调整销售策略,如加大院外市场的推广力度等。对未中选企业而言,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差异化,开拓院外市场,优化销售渠道,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机会。
对患者的影响方面,邓勇表示,独家品种集采流标或未中选,可能影响用药可及性。在公立医院,流标品种采购量受限,患者获取不便;若院外市场供应不足或价格较高,也会增加患者获取药物的难度和成本。但如果企业能保障院外市场供应,且患者有支付能力,用药可及性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