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是指某些物质既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可以作为食物食用,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据魔镜洞察《数字解密:药食同源生意下最香的成分与赛道》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数据,从市场角度,近三年我国线上平台药食同源市场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售额达到567.8亿元,销量为7.2亿件,销量同比增速5.2%。从消费者角度,57%的养生人群希望通过滋补食疗的方式改善身体健康。
图源:魔镜洞察
根据报告内容,食研汇FTA对2025年值得关注的药食同源物质进行了汇总。

1、黄芪:药食同源市场销售额涨幅TOP1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等地。
黄芪入药历史悠久,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传统医学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两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现代医学发现,黄芪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
报告显示,2024年黄芪线上销售额为17亿元(药食同源成分中排名第7),涨幅高达75.2%,位列第一。贴合消费者养生需求与广泛的药用价值是黄芪成为药食同源市场“新贵”的主要原因。
贴合消费者养生需求:2024年“精力不济”是消费者最常见的健康困扰,42%的消费者感到持续性的疲劳。
黄芪的抗疲劳功效已被大量研究证实。食研汇FTA整理发现,截至今年8月,知网数据库中共有112篇以“黄芪”和“抗疲劳”为主题的文献,且我国现注册在案的缓解体力疲劳的保健食品共有1421个,以黄芪为主要原料的有221个,占比15.6%。
此外,调节免疫功能也是缓解疲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注册在案的以黄芪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中,464个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广泛的药用价值:除具有抗疲劳及免疫调节作用外,保护肝脏、生津养血也是黄芪的主要功效。报告指出,2024年黄芪在滋补气血市场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相关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19.9%。同时,在养肝护肝市场中,以黄芪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的销售额超过151万元。
报告指出,滋补气血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在近三年中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4年销售额进一步下降至258.5亿元,同比下降4.3%。然而,黄精在滋补气血市场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相关产品销售额达3.7亿元,同比增长45.6%。
黄精,别名老虎姜、鸡头参、黄鸡菜,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的多年生植物,通常以地下根茎入药。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其“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
仝小林院士研究团队指出,黄精以养阴补精为主,兼具益气补血之效,其与黄芪、熟地黄配伍,能够改善气血精阴亏虚(指人体内气、血、精、阴四种基本物质均处于亏虚状态,多因长期劳累、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引起)。
现代研究则表明,黄精还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降血脂血糖等多种作用。广泛的保健作用使黄精在养生市场中的定位日益提升,Verified Market Repor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黄精提取物市场价值为1.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2.2亿美元。
2、金银花:“三高”药食同源市场的新秀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我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人群已高达数亿,且有许多患者“三高”并存。这一现象推动了“三高”药食同源市场的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三高”药食同源市场在2024年销售额超过45亿元,同比增速达15%。金银花相关产品在该市场销售额超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31.2%。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之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干燥花蕾或待开放的花,主产于我国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金银花可作为传统“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或药食同源物质使用。
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的推动,金银花成为天然药物与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现代研究表明,金银花含有有机酸、黄酮、环烯醚萜、三萜及三萜皂苷以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抗糖尿病、保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
金银花对“三高”的缓解作用已被多项研究证实。金银花中的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以及血脂。并且,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新绿原酸以及异绿原酸A、B、C能够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少机体内血糖的产生。也有研究表明,金银花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
3、灵芝:护肝助眠两手抓
报告显示,作为中式养生领域知名度较高的成分,以灵芝为原料的产品2024年在线上平台销售额突破26亿元,同比增长26.1%。并且,灵芝在养肝护肝市场及助眠市场开始占有一席之地。2024年,以灵芝为原料的护肝类产品销售额为2.3亿元,同比增长47.47%;助眠产品销售额为6634万元,同比增长101.7%。
灵芝作为药用菌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瑞草”“瑞芝”的美誉,因其菌盖表面呈环形轮纹,又被古代儒家学者视为“祥瑞”的象征。
灵芝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或紫芝G.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本草纲目》中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含有灵芝多糖类、多糖肽、三萜类等400多种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调血脂、抗疲劳和助眠等作用。
保肝作用:灵芝在各种肝脏疾病中表现出广泛的保肝作用。调节肝脏I期和II期酶、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抗纤维化作用、调节一氧化氮的产生、维持肝细胞钙体内平衡、免疫调节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等是灵芝保护肝脏的主要作用机制。
助眠作用: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灵芝拥有悠久的改善烦躁不安与失眠的应用历史。其药理作用主要归因于灵芝三萜,该成分通过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而实现镇静效果。有研究表明,灵芝提取物与破壁灵芝孢子粉、紫芝粉配伍使用,具有卓越的镇静助眠功效,能显著缩短小鼠入睡时间并延长其睡眠时间。
小结:小众药食同源有望成为养生黑马
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在选择保健产品时愈发关注其主要原料,这种认知度的提升为新兴、小众成分的应用创造了更多机会。在药食同源市场中,尽管枸杞、阿胶等成熟成分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2024年黄芪、鸡内金、黄精、当归等更多小众药食同源成分也展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