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6月4日午后,晴,参叶未发现斑驳花叶病,参茎发育正常……”在柘荣县城郊乡湄洋村一农田里,农技员黄冬寿和福建西岸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小张,正在观察脱毒太子参种苗繁育情况,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黄冬寿在笔记本上记录的斑驳花叶,就是太子参常见的病毒病害,俗谓花叶病,素有太子参癌病之称。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花叶病绿角状病斑,最后变为褐色,病叶出现浅绿与常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叶片变形、黄化,植株变矮小,目前这种病害在柘荣的各个乡镇都非常常见,严重影响太子参的产量与质量。
近年来,由于受花叶病的影响,柘荣太子参产量平均减产30%,成为制约该县太子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确保做大做强柘荣“一根参”.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省农科院、柘荣县农业局、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合作,建立了太子参种质资源圃,对种业创新课题进行研究。
“去年来,县农业局派农技员到江苏、贵州、湖南、安徽、浙江等有种植太子参的外省以及周边寿宁、泰顺、福安、福鼎等县(市),系统收集了21个太子参品种,建立太子参种质资源圃,进行品种选育。”黄冬寿介绍说,“要根本改变种质的最好途径,只有将太子参种苗脱毒处理和种质杂交,但是种质杂交要系统选育,一般要经过5到6年时间,才可以培育出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新品种,但是这个课题目前在全国还没有人做过,我们也是正在摸索阶段。”
据悉,该项目今年已被列入福建省第二轮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项目。“我们将柘参1号、柘参2号种苗经过脱毒处理,现在已经培育出了新的一代和二代太子参种苗,有望明年培育出第三代太子参种苗,到时就可以大面积推广了。”西岸生物科技公司的小张掩不住兴奋地说。(游松柏)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