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食品药品安全,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重大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量与供销矛盾的加剧,中药价格波动较大,生产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部分不法商家用外形、颜色与冬虫夏草都极为相近的亚香棒虫草来假冒冬虫夏草,加铁丝来增加虫草的重量;用苹果皮代替牡丹片;仿真度最强的当属药渣掺假,将药厂萃取后的药渣掺入正常药材中以次充好。
提升中药材流通现代化水平,以保证中药材流通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初现成效
针对中药材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中药材流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现状,商务部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电子化,形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2012年10月份,《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发布,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安徽省亳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中药材产品包装带有的电子标签,对中药材产地来源、生产加工、市场流通、药房使用等环节的有关信息进行电子登记,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目前,这四个城市,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都已取得积极进展,制度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和统一软件开发建设完毕。四个试点城市计划覆盖8530个中药材市场内外经营者、35个种植基地、195个中药材经营企业、338个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20家大型医院和233个药店,目前已进入攻坚实施阶段。
2013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选取甘肃、云南、吉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7个省份继续开展这项工作,计划到2016年底实现覆盖全国的目标。
为使追溯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2013年10月,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8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鼓励和引导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逐步使用可追溯的中药材为原料,同时要求各地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可追溯的倒逼约束机制。文件的出台为逐步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的倒逼机制提供了政策支持。
$pager$
中药材追溯体系的技术模式已经成熟
进入追溯体系的商家或企业,都会获得带有溯源功能的电子秤,以代替原来的普通秤。
商家在进行交易时,要提供三类关键信息——买方、商品和卖方的相关信息。这三类关键信息会通过电子秤形成一个二维码,并贴在中药材包装上。二维码会跟着这份中药材,从药材形态到饮片企业的饮片形态,再到医院的销售终端。
而在不同的形态下,二维码不同。如还是药材形态的二维码与已经转化为饮片形态的二维码是两张不同的二维码,但这两张二维码在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是关联并且贯通的——这就使倒推的方式得以实现,即使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所购买的药品在每一环节的交易记录,从而实现中药“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之所以通过电子秤形成二维码,并在后台数据库中留下记录,是因为电子秤可以自动联网,自动传输商家所提供的信息。而这得益于Wi-Fi——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可实现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后台可以自动找到电子秤,电子秤的数据信息也会自动传输到后台,比如客户端、服务器等,进行交易数据的收集。
对商家而言,这种改变与传统的交易模式相比,仅是换了一个电子秤,打印出来的小票上多出了一个二维码。
但正是这一张张小小的二维码,将为每一个参与追溯体系的商家构建起各自的企业诚信体系。这与淘宝商家的信用级别道理相通。
$pager$
追溯体系建设难以一蹴而就
然而,药材采收后,经过一级一级的收购商采购、包装、贮藏、运输,会导致每一批次药材的来源混杂,很难溯源。此外,在运输过程中,若包装、仓储条件不规范可能导致药材变质、污染,从而影响药材质量。流通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正考验着中成药的质量。
行业内对实行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充满期待,但是业界也都明白,此项工作任重道远。
中药材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整个中药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追溯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其中面临的难点也不少。
比如,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据了解,天士力集团的丹参药材溯源系统和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的条形码系统是国内对于追溯体系较早的尝试,是其药品进入欧美市场的必备条件。但从行业范围来看,仅在集团内部进行溯源是不够的,企业内部的溯源意在对原料,即种植环节进行把控,是企业的自发行为。
而行业需要一个国家甚至国际的平台来做这件事,目前还未实现预期的目标。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纷纷表示没有听说过追溯体系,对这项体系也没有太大兴趣。有企业担心自己的产品被溯源后,由于出现质量问题而被追究责任。因此,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
此外,还有企业担心由于利用物联网和电子标签技术,建立追溯体系的成本会很高,实施后会给企业经营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
再比如,执行力度有限也是个难点。在原产地采购时,需要对每一份药材进行编码标注,这也是GAP(良好的农业规范)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受传统作业及实际情况的多重制约,很难将该项要求真正落实。
缺乏准入标准和严格监管也是难点之一。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均缺乏相应的规范,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是中药材流通领域存在的“硬伤”。
全面建立庞大的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先行试点后再向全国范围内推广。此外,需要出台没有参与追溯体系的中药材就不可流通的硬性规定,促使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