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9月11日,东阿阿胶(000423.SH)总裁秦玉峰来到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毛驴交易集散地——赤峰市巴林左旗。他此行是为了投资建设一个万头规模的毛驴药材养殖示范基地。
一直以来,东阿阿胶像大多数食品、药品企业一样,饱受原料短缺的困扰。为了挽回毛驴数量锐减的趋势,这家企业曾耗资数亿元尝试多种养殖模式,均以失败告终。
如今,受到农业改革的启发,秦玉峰希望通过农业资本化的模式,借用社会投资突破原料的瓶颈。于是,近年来东阿阿胶不断拉抬上游毛驴和下游阿胶的价格。经过价格杠杆的撬动,养驴的利润已然超过养牛、养猪,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关注;在下游,不仅业内企业开始扩大阿胶产能,一大批业外资本也投资建厂前来淘金。
上游养驴利润大幅提升、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阿胶产业链已然具备了吸引资本投资的两个基本条件。秦玉峰正酝酿建设养殖示范基地,引导各路资本进入这块陌生的土地。
资本进场
“这次行程是要在巴林左旗投建一个毛驴药材养殖示范基地,为吸引资本进入、实现规模化养殖树立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本。”东阿阿胶(000423.SH)总裁秦玉峰透露,目前企业与政府已经达成共识,下一步企业将拿出具体投资报告,政府将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按照每头毛驴6000元的市场价值计算,投建万头规模示范基地仅此一项就需投资六千万元。促使秦玉峰做出这一决策的,是近期资本市场上频频传达出的信号。
从今年开始,主动上门投资养殖的各路资本骤然增多。在呼伦贝尔,一家房地产商欲斥资数亿元建设20万亩的毛驴养殖基地,当地另一家国有牧场开始转型养殖毛驴。甘肃庆阳一家科技公司、辽宁铁岭西丰县的养殖企业也联络东阿阿胶酝酿规模化经营。同时,资本市场研究人士已开始调研这一养殖产业的投资价值。“各路资本开始投资毛驴养殖是因为这一产业具备了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养驴利润已然超过了养猪、养牛;二是下游生产阿胶的企业不断增加,需求持续扩大,为其提供了长远的发展空间。”秦玉峰认为,眼下毛驴有了投资价值,但缺少投资路径。企业希望先行投建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的样本基地,制定财务模型,引导资本进入。
东阿阿胶计划将示范基地设在巴林左旗,这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毛驴交易集散地。巴林左旗畜牧局局长哈斯巴根表示,毛驴原本作为农户役用,农业机械化普及后养殖数量一度急剧下滑。可近5年来,毛驴收购价不断飙升,巴林左旗养殖量开始止跌回升,从以前8万多头增加到17万头。
该旗后兴隆地村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陶志富介绍,多年来,驴肉、驴皮的收购价始终在上涨,每头驴从最初四五百元已然攀升至六千元左右。由于生猪市场波动太大、养牛疫情难以控制,毛驴却极少生病、且市场稳定。同时,养驴的投资收益率已高达15%—20%,超过了前者。许多村民纷纷改行,村里已出现养四五十头的大户。
毛驴养殖数量回升、利润提高,使得市场交易量火爆起来。目前,巴林左旗出现了500多毛驴经纪人,他们走南闯北控制着从东北哈尔滨至西北兰州的活畜交易。整个北方的毛驴都被运至这里交易,然后销往全国各地,最远处可到广东。
按照秦玉峰的设想,东阿阿胶将以巴林左旗养殖示范基地为核心,在辽宁、内蒙一带帮扶当地投资者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计划扶持100万头毛驴存栏量。目前,企业已开始进行相关系统规划。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毛驴存栏约为648万头。新增100万头毛驴相当于存量的六分之一。“过去,毛驴养殖模式都散落于一家一户,每家数量不过三五头,全国存栏量一直下跌不止。养殖业只有像种植业一样,建立若干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养殖基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才能真正化解企业的原料之困。”秦玉峰如是说。
$pager$
工业思维
一直以来,东阿阿胶(000423.SH)始终受困于原料短缺的瓶颈。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作为传统农畜工具的毛驴数量急剧减少,很多农村都已“驴踪难觅”。
根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毛驴存栏量为748.1万头,到1990年毛驴存栏量达到峰值为1119.8万头。此后开始逐年下降,到1997年下降到952.8万头,十年后的2007年已下降到730.6万头,如今更是跌至648.4万头。
毛驴少了,驴皮市场价格不断飙升。2000年,市场上每张驴皮价格仅有20多元(每张驴皮约3.5-4千克),2010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200元/张。2013年每张皮已飙升至600元左右,而到了今年更是涨到了1500元左右。十多年来,驴皮价格上涨了七十多倍。
事实上,像东阿阿胶一样,每个食品、药品企业都会遭遇原料的瓶颈。这些企业产业链的上游是农业,中游是工业,下游则是服务业。工业化生产要求原料供给的标准化、规模化、可追溯,但种植业、养殖业却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不一、市场分散、难以溯源。呈现出小、散、乱的农业模式,难以对接现代工业的生产需求,也是食品安全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突破原料瓶颈,企业多年前就涉足上游养殖业,试图利用工业思维改造农业。”秦玉峰回忆,遗憾的是,以往两种农业改造的路径尝试并未获得成功,积累的更多是经验教训。
早在2002年,东阿阿胶就开始涉足毛驴养殖产业,多年来累计投资2亿多元先后在山东无棣、辽宁阜新、新疆伊犁和岳普湖等地建立20个养驴示范基地。
然而,“自己养驴”投资巨大,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均由企业负担。当时东阿阿胶在伊犁山地上建了一个面积很大养殖基地。可后来发现,山坡上没有路,没有水,尽管建了大量的圈舍,连草都不长,怎么能养驴呢;岳普湖基地全是碱土,要打井灌溉压碱五年才能种草。企业买了推土机,打了机井,后来因为成本太高而作罢;在山东无棣,企业自己种玉米、做饲料,买机械、打机井,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亏了很多钱,当地政府甚至怀疑企业是打着农业的幌子圈地。
秦玉峰反思说,为喝一杯奶而去养一头牛,以工业思维解决农业问题,显然是不行的。企业必须要转变思路,找到“四两拨千斤”的方法。
从2007年开始,东阿阿胶逐渐改换了打法,实施“农户养驴”策略。企业推行以“农户+公司+政府”、“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模式,由企业提供饲料、配种等技术支持,农户在家中散养。
很快,秦玉峰发现这一“穷人养驴”的症结所在。因为养驴需要资金投入,农户往往没有资本金,养殖多为三五头、难以扩大规模。分散的经营让养殖标准和规范难以推行,技术支持难以提供。许多农户看到毛驴刚刚长成,就急于宰杀、变现。可幼驴的驴皮出胶率极低,很多指标达不到阿胶的制作要求。为此,东阿阿胶还曾找到麦肯锡咨询公司出谋划策。
整个阿胶行业的原料之困非但没能缓解,反而持续恶化。
$pager$
资本化出路
“如果毛驴没人养了,驴皮越来越少,传承千年的阿胶产业必将无米下锅而不复存在。”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说。一方面,原料的价格上涨迫使企业被迫提价;另一方面企业也顺势而为、有意识地推动利润向上游传导,利用价格杠杆、金融手段涵养整个产业链条。
2010年,东阿阿胶(000423.SH)阿胶块出厂价仅为596元/斤。可短短三四年时间,截至2014年初,这一价格就已飙升至1298元/斤。2014年9月12日,东阿阿胶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再次上调阿胶出厂价53%、逼近两千元大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阿胶养生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另一方面,驴皮价格倍增迫使东阿阿胶连续提价。可人们对阿胶价值的认知速度显然无法赶上价格提升的速度,企业一度受到了诸多质疑。
如今,秦玉峰坦言,近年来,原料价格上涨已成必然趋势,企业主动提升阿胶价格也是从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角度而做的战略选择。
此举也让整个阿胶产业链迎来了一个新机遇。阿胶价格倍增首先吸引着各路资本不断涌向下游制造环节,生产阿胶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规模逐渐庞大。不仅原有的企业开始加大规模,一大批中医药企业和业外资本也开始进场捞金。如业内的福胶集团决定投资10亿元启动4000吨阿胶扩产项目,业外的同仁堂(600085.SH)、太极集团(600129.SH)、九芝堂、佛慈制药、山东宏济堂等纷纷抢购驴皮,投资设厂。
与此同时,下游生产企业猛增使上游驴皮的价格暴涨,末端利润不断沿产业链向上传导至前端养殖环节。去年,驴皮价格竟上涨了一倍,东阿阿胶收购成本增加了2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养殖户手里。这使得养驴的利润超过了养牛、养猪。不仅是农户,各路资本也被利润吸引、悄然进场投资。
秦玉峰指出,经过价格杠杆撬动,无论是下游阿胶,还是上游毛驴养殖,都具备了投资价值。阿胶产业终于迎来了一个面向资本市场的窗口期。他认为,中国农业只有借道资本市场,形成“富人养驴”、“资本养驴”的大格局,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对接下游工业产业。凭一个农户、一家企业,都无力为之。
不过,养殖示范基地易建,扶持社会资本养殖上百万头毛驴却并非易事。目前,东阿阿胶已与多个地方政府、银行达成利用扶贫资金进行产业扶贫。即以“公司+银行+规模养殖户”金融杠杆模式,政府将扶贫资金存入银行,银行放大五至十倍杠杆向规模养殖户发放贷款,东阿阿胶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销售渠道。
相关文章
东阿阿胶涨价53% 推动全新毛驴养殖模式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