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世界传统中医药日的到来,让人们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中草药。目前,中药在我市的发展也日见成效,从种植到采摘都已初现规模,十余个品种的中草药远销各地,甚至出口日本等地。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让我们一起感受中草药带来的魅力。
成立合作社>>村民不种粮食改种“药”
10月23日,霜降,天挺暖和。在乐陵市郑店镇王坡罗村的村南面,一大片菊花开得正艳,村民正在采摘。他们要赶时间将这些菊花采下来送到合作社,而在地头就是鑫地园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现场,另外一些工人们正在将采来的菊花晾晒、烘干。这个合作社主要种植金银花、杭白菊、黄山贡菊等。带领大伙在花海里淘金的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郭本新。
郭本新曾在药厂工作,并做过茶叶生意,回村后,他把目光放在了金银花种植上。“金银花价格平稳,适应性强、好管理,而且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投入,多年收益。”
2010年5月,郭本新成立鑫地园金银花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了100亩土地,引进种苗,开始了金银花种植。在经过市场调研后,2011年,郭本新不仅扩大了金银花的规模,还引进了杭白菊和黄山贡菊,种植面积近300亩。
“农民流转土地,每亩地800元,在合作社打工,每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鑫地园合作社为周边5公里左右的村民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除了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村民们还能以土地入股,年底参与分红。对于有意向种植金银花和菊花的村民,鑫地园不仅提供种苗和技术,还保底回收,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
走进乐陵化楼镇的龙海中草药种植合作社,这里不像前面提到的合作社里那样忙碌,400多亩的土地上都见不到几个人,只有几台大型拖拉机在耕地。一些干枯的草状植物占了大片土地。“这些是射干,长得和草差不多,你们可不要小看它们,这可都是好东西,我这种草药种了70亩。”龙海合作社的负责人梁勇说,这种射干入药的部分是主根,亩产能达到500斤以上,一年也可多年收,多年收还可卖种子。
梁勇的合作社共有400亩地,除了70亩的射干,还有20亩的紫苏,120亩的白术,10亩的元参。其余的地上梁勇种上了粮食。梁勇介绍,现在目前还是实验阶段,根据各种草药的不同特性,有选择地种植。
种植白术>>一亩地受益可抵5季玉米
梁勇现场算了一笔账,拿当年就能收获的白术来说,一亩地总投资3000元左右,这包括土地费用、人工、机械、农药化肥等费用;亩产根、籽全部算上在8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每亩地的收益在5000元左右。“这是价格比较好的时候,一亩地能顶上几季粮食。”
中草药种植除了比粮食种植的收益大之外,主要的特性还体现在管理上。大部分中草药种植户都表示比种粮食要“省心”,除了少部分可连年种植外,很多品种都是春种秋收;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锄草,药材长得慢,草长得快,有些可以打除草剂,有些则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比种粮食要少几次。
据了解,目前整个乐陵市共有中草药种植合作社10余家,种植面积在12600亩左右。该市对中草药的种植收入做了数字分析,中药材亩均收入4000元左右,总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纯收入3500万元以上。
$pager$
不愁销路>>中药材香飘日本韩国等地
10月22日,邓延昌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称打听到他种了100亩的牛蒡,如果产品好,按每斤2.5元的价格要定货50吨,这几天就要来看货。这个消息让邓延昌喜上眉梢。
在孔镇邓家村的西南方向,100亩的牛蒡长势良好。牛蒡地上部分外观有些像大个的“大白菜”,在呼呼的秋风中,大片的牛蒡如同绿色的“海浪”。
邓延昌介绍,牛蒡可以作蔬菜,也可以入药。“在日本叫‘东洋参’我们当地吃这个的比较少,我的这些主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邓延昌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他和另外一个人合伙种植。论起该村种植牛蒡的历史,要追溯到1999年,当时是各家各自种植,由于没有规模,后来不了了之。
如今不一样了,在种植之前,邓延昌就已经和连云港蔬菜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协议,只要卖相好,公司会按照每斤不低于6毛的价格收购。“我在村里当支部书记30年了,村里的土壤我特别清楚,种植牛蒡最适合。”邓延昌笑着说。
最近几天,鑫地园金银花专业种植合作社的郭本新也遇上了一件高兴事。“加多宝”饮品公司与他签订了后方种植基地合作协议,也就是说,以后郭本新种植的各种菊花和金银花的销路“不愁”了。
在陵县义渡乡解家村的村西也刚刚成立了一个陵县百草园种植合作社,今年春天刚刚流转了500多亩的土地,张志军决定要在这儿“土里掘金”。张志军在安徽亳州工作过几年,那儿是全国最大的中草药市场,他也是从那时对中药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当地周边都种植中草药,需求也特别旺盛,我觉得北方应该也可以种植。”他和当地的几个朋友商量之后,大家都赞同他的想法。
说干就干,流转了土地,在当地请来了技术员,目前试种了100亩的白术。开始担心土壤问题,但现在看到白术的长势很好。“咱这里是‘半土半沙’,适合种植。”张志军说,“以后我会逐步增加品种,这些土地都种上之后,我再给周边的村民提供种苗,我负责回收、外销,带领大伙儿一块致富。”
$pager$
高风险>>实验十多种只成功五种
“南有亳州,北有安国。”这是中国最大的两个中草药基地,这也是中草药种植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的。河北安国是离德州最近的中药市场,但距离也超过了250公里。
30岁的郭磊每天在地里干活,皮肤晒得黝黑。今年他实验种植的35亩黄芪长势很好,再有二十多天就要收获了。“种植不能低于30亩,少了收购商不来。”郭磊介绍说,“很尴尬,种多了有风险,少了只能自己送货,成本也高。本地有这样的市场就好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个合作社种植的药材品种不同,多是根据自己的信息渠道,自发种植、自产自销,这也使得药材种植和其他的粮食作物一样,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梁勇如今也是第四年种植药材。“第一年实验阶段种了30亩,第二年种了90亩,没想到那一年水太大,投入的30万都赔了。”梁勇说,草药算是经济作物,但也很“娇气”,干旱、洪涝都不行,比粮食作物要娇贵得多。
在和记者聊天过程中,梁勇说起了这几年遇到的很多问题。北方农民种植粮食大多经验丰富,但是种植中草药则欠缺很多。那是第二年,当时种的白术,工人忙着浇水,结果一个中午的时间就全死了。去年,梁勇实验了十几个品种,但最后成功收获的仅仅是5个品种。“都靠自己摸索,没有经验,失败的地方太多了。”梁勇说,“土壤与中草药的适合程度、喜水喜旱、机械设备等都是实际问题。”
与普通农作物一年两季甚至是三季不同,药材生产有的周期更长,比如射干、甘草的栽培期是2-3年,因此药材种植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农作物。“种少了是药,种多了或者卖不出去就是草,往往造成投入与产出不对称。”
“咱当地现在种植的都算是入门级别的,平均每亩收入三四千,却担着很大的风险。” 乐陵市黄夹镇潘寨村郁园种植合作社潘郁园介绍,去年种植的天南星,算是比较难管理的,过去听人说种好的能收入过万,试着种了一些,每亩地仅种子钱就4000多元。后来由于摸不清习性,赔了不少钱。
“德州中草药种植兴起于2010年前后,最近两年增加的最多。它是比粮食要挣钱,但风险也大,农民在种植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特点,不要盲目跟风。”梁勇说。 (德州晚报记者 王怀贵 摄影 周建新 通讯员 刘文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