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乡亲们在高兴忙碌地采摘漫山遍野的金银花 孟宪华摄
每年的初夏时节,走进山东省平邑县流峪镇,便置身于金银花的世界:漫山遍野墨绿的藤蔓上绽出枝枝似白似黄的金银花,空气中弥漫着芳香气味,令人心旷神怡。
流峪镇立足本地实际,突出自己特色,政府行为定位在服务上,扮演好到位角色,发展金银花产业、打造“中国金银花之乡”的产销基地成为平邑县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吸引外地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对此,镇党委书记季君认识到位:富民安民是一级党委、政府的责任,金银花是流峪独特的资源优势,仅凭农民做金银花产销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只有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行为到位了,产业才能成气候。其间,决策者的思路、责任、路径、策略……均是发展成功产业不可或缺的元素。
思路:特色资源,独特的优势
平邑县是闻名全国的“金银花之乡”。流峪镇是平邑县金银花的主产区,栽植金银花有6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头脑活的人开始“提蓝小卖”;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金银花产销规模的形成,金银花朝产业化方向发展。据了解,目前全镇金银花面积发展到10万多亩,年产干花300万多公斤,约占全县总产量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金银花之乡”主产地。仅金银花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达6000元;金银花成为农民收入和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流峪镇金银花产业化渐成气候。
金银花全身都是宝。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嘉坤道出缘由。首先,从花里可以提取氯氨酸、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对延缓衰老、降脂减肥、清热解毒、杀菌消炎、通风活络、保肝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具有独特疗效和保健作用。目前以金银花为原料的中成药已达200多种,中医1/3的方剂中用到金银花。其次是市场因素。金银花由传统药用扩大到保健食品产生了大宗市场需求。流峪镇党委、政府透过金银花市场了解掌握了这一行情。同时,在利益驱动下,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拔出泥腿闹商潮,干起了金银花等中药材贩运生意。
路径:政府搭台,花农唱戏
金银花的身价倍增和药贩子的走南闯北,为流峪镇党委、政府出了一道题目。历届党委、政府认为,金银花成为农民的一个项目。由于金银花具有耐旱、耐寒、栽植不占好地的特点,农民在田间、地堰、“鸡嘴地”栽植金银花的积极性异常高涨,金银花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日趋明朗。但欲想把农民手中的金银花换成齐刷刷的票子,关键在实现产销对接。
搭好“政策台”。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镇党委、政府适时出台了《流峪镇发展金银花产业十年规划》、《关于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鼓励农民在生产、流通、运输、加工、仓储等环节发展金银花产业。对年内形成“金银花专业村”的书记、主任、会计三大员按规定指标增幅进行奖励,对开发利用“三荒”栽植金银花的村、户从花苗、农药、化肥等方面予以优惠;镇里还对金银花销售和加工大户按年度予以表彰奖励;建设金银花销售队伍,全镇形成天马行空的经销商、坐店经营的坐店商和走村串户的小商贩“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搭好“科技台”。镇、村组建了金银花科技服务队,在52个村设立了兼职技术员,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技术人员培育新品种,提高金银花单产,采取面授、印发材料等多种方式,培训技术管理人员6000人次。从每年秋天的剪枝到初冬的培土,再到次年初春的施肥、浇水,镇农技人员牵头,机关工作人员包村,全程参与。全镇培育出金银花优良品种蒙花系列,该系列品种系在原来“鸡爪花”、“大毛花”品种上加以改良的新品种,产量高,花色艳,绿原酸含量高达5.8%,《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金银花标本即取自流峪金银花基地,并引进了金银花主要成份绿原酸生产技术。
搭好“服务台”。立足金银花产业,镇里探索“1+1+1”发展模式。建设1个金银花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建设1个年物流港,为农民和药材经销商仓储、交易平台;建设1个金银花加工园区。为此,“四基地一园区”便应运而生。“四大基地”即金银花密植园基地、中药材GAP基地、金银花科技示范基地、金银花工贸基地;“一园区”即生态展示园区。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1万余亩的金银花GAP示范基地,基地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种植委员会评为“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投资2.6亿元建设山东中药材物流城项目。
这样,外地的客商往里进,本地经销商往外出,这一“进”一“出”,为流峪金银花带来了快捷、准确的市场信息,政府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pager$
市场:铸造品牌效益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流峪镇金银花应走产——加——销的产业化之路。可是,流峪金银花在市场舞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形成之后,下大气力做好“加工”这一环节。那么,“龙头”在哪里呢?
镇长曹兆青回答地异常轻松:“我们的龙头是双管齐下,本地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外地靠本镇的1000多名药材经销商和一大批外地大药厂、药材公司。”近年重点对双冠药业、展望金银花茶、岐黄中药饮片等金银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金银花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镇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家。
对此,流峪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形成共识:流峪金银花可谓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培植“龙头”就要立足实际,作为一个山区镇,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条件尚不匹配。因而,“龙头”一要靠市场,二要靠加工。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流峪镇党委、政府才致力于搭台、练功、唱戏。也正是这“戏台”功夫,流峪人培养了自己的品牌:1997年,流峪金银花、全蝎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农产品”;2007年9月,平邑县金银花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名牌产品带来了名牌市场:流峪镇“鲁南金银花药材集散地”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大药材市场全方位接轨,货物、信息互通有无;来自广东、上海、湖南、四川等地客商在此落户,常年开店经营。目前,全镇从事金银花农产品购销的农民达到1.2万人,从事中药材经营的户达3000多户,有400多家挂牌营业成为中药材收购站,金银花等中药材年吞吐量达2000万公斤,年交易额达3.3亿元。
名牌市场带来名牌效应:全镇万余户农民家家户户种植金银花,金银花产量规模迅速膨胀,造就了一批农民科技能手,从而带起了一个金银花产业群体。而金银花价格也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8元/公斤升为200元/公斤,农民着实受到实惠。由此,农民年增加收入达2200万元,人均增收540元。
平邑金银花产量占全国的60%,可出售金银花时,又把外地总量的60%“拐了”了进来,在中药材市场上骤然形成一种“平邑现象”。(孟宪华 李永军)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