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密云水库周边的12个乡镇,种植了20余种中草药材10200亩,这些药材病虫害少、不打农药,在临近水库周边的坡形耕地种植,不污染水源、低矮生长的药材还能稳固土壤,减少入库泥沙和水土流失。
今年,该县还将在密云水库周边再增种1.5万亩左右的中草药材,中草药材种植带犹如一个环形“净化圈”,保护着密云水库的水源。
不施肥不打药 稳土固沙防流失
密云水库的坡形耕地紧临水源,不能种植污染水源的农作物。具有不污染环境还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草药材,被密云选为优先在库区种植的植物。
“中草药材相比大田作物的优势:病虫害少、不用打药,主要依靠自然生长,也无需化肥。”密云农业中心副主任肖春利说。不需打农药、不需施化肥,药材照常生长,可保证库区的环境不受药物污染。
中草药材多为低矮植物,经该县相关部门实地勘察,水库周边的坡形耕地土壤非常适宜种植中草药材。种在库区可起到加固泥沙的作用。“每到雨季,密云水库周边裸露的土壤和泥沙,随雨水被带进水库。”据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泥沙入库也是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一个原因。该县选种的中草药材品种,可对固土、减少入库泥沙量以及减少水土流失起到明显的作用。
目前,密云县正组织人员,对种植中草药减少入库泥沙的效果,进行量化测算,“今年将加大中草药的种植,势必会大大减少入库泥沙的量,更有效保护这盆净水。”肖春利说。
遴选20种药材 遍种12个乡镇
早在2006年,密云县农技推广站就开始中草药材的实验和示范种植项目,通过一年多的实验,从30多种中草药材中遴选出了20多种适宜密云本地种植的药材:黄芩、丹参、半夏、菊花、蒲公英、连翘、枸杞、金银花……
环密云水库的12个乡镇均被列入种植范围,核心种植区域为密云水库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圈,尤其是库区水源外的坡形耕地,这里距离水源最近,种植中草药材效果明显。2007年密云在全县正式推广种植中草药材。
环水库周边是中草药种植的核心地区,同时,密云县在水库南部地区的河南寨镇、东邵渠镇、西田各庄镇和巨各庄镇,也种植了蒲公英、连翘、枸杞等多个品种的中草药材,不但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对冬季裸露农田起到了覆盖沙尘作用。
保水富民 年增收千万元
种植药材,既可保水又可富民,一举两得。
去年,密云县推广发展了8000亩的中草药材种植,涉及水库周边的8个乡镇和库南地区的4个乡镇,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今年,还将再发展1.5万亩左右,利用山坡、林地种植丹参、黄芩、金银花等中药材。
冯家峪镇西庄子村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立夏”节气刚过,村民们就开始栽种药材种苗。村民郭志军的农田位于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圈内,他试种了1亩地,“种药材每亩村里给补贴300元,栽种前在地里撒一遍农家肥做底肥就够了,平时还不用打药,拿补贴还省事。”和他一样,村里很多村民纷纷开始种药材。
密云农技推广站和有关部门对于药材种植户按不同区域和品种给予补贴,种子每亩补贴100元,有机肥每亩补贴80元,生物防治每亩补贴20元,配方肥每亩补助20元。药材收获之后,有农科院和市中药材协会等部门上门回收药材。据统计,种植中草药材比以前种植杂粮等作物,农户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左右。
今年,密云县将建立本市第一家中草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除了本地,还向京郊农民提供近万亩药材种子和种苗。密云县提出“发展的前提是保护环境”,而种植中草药材就是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的一个实例。中草药材种植已成为该地区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富民增收的一项新产业。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109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