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引入外资方面,监管层的态度有所转变。从企业的角度,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内部管理理念不一定合适。”
理财周报记者 宋佳燕/深圳报道
一纸公告宣判了广州银行两年的引资计划告吹。7月中旬,加拿大丰业银行收回收购广州银行股权的要约。谈判失败后,广州银行的上市计划不得不耽搁延后。
在这期间,广州银行经历了高层调整。来自同城的广州农商行空降两名高管,填补副行长和监事长职位。
两年引资计划流产
7月中旬,加拿大丰业银行收回收购广州银行股权的要约。至于放弃收购的原因,该行首席执行官Richard Waugh含糊表示:“政策改变了这笔谈判”。
对广州银行而言,这轮引资谈判失败意味着,多年的上市梦想往后推延。
早在2009年更名时,广州银行已提出上市目标。2011年初,该行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称要“从区域性银行发展为全国性一流上市银行,计划三年内公开上市”。而上市的重要一步,需要优化股权结构。
目前,该行2012年年报尚未公布。该行2011年年报显示,前十大股东中,除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3.84%股权外,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广永经贸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广州银行26.16%和1.89%的股权。这三家公司均为广州市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也就是说,广州银行的国有股份超过90%。
该行的股权结构目标是形成广州市政府相对控股、一至两家战略投资者和众多财务投资者共同组成均衡的股权结构。2011年8月,广州银行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征集一家符合要求的境外战投受让该行19.99%股份。转让方是第一大股东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一番角逐,加拿大丰业银行从数百家竞购机构中胜出,以46.47亿夺得这份股权,并在一个月后与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际上,早在2010年11月,加拿大丰业银行曾进入广州银行进行尽职调查。
据悉,当时该项交易只等国家金融有关监管部门最终批准,即可尘埃落定,预计当年12月完成。此次受让完成后,加拿大丰业银行将成为广州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双方会在业务、技术和产品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
然而,一直到2012年末,这一谈判未见动静。该行2011年年报显示,2012年工作重点之一是“以优化股权结构为目标,抓紧完成引资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尽快完成引资工作,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战投(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也不是我们行主导的,存在多方面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今年1月份,广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引入外资方面,监管层的态度有所转变。从企业的角度,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内部管理理念不一定合适。另外,投资者也在摸索更好的投资方式。”接近广州银行总行的人士称。
实际上,谈判方加拿大丰业银行是北美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该行对中国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始于2004年。当时,加拿大丰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联合收购了西安市商业银行部分股权。目前持有西安银行19.9%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与丰业银行19.99%的股权交易完成,广州银行的股权结构问题依然未达上市要求。股东人数过多是另一上市硬伤。
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相关规定,申报IPO时,公司股东人数要控制在200人以内。而该行2011年年报显示,股东总数12196户,其中法人股股东1007户。“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熟悉广州银行人士称。
空降广州农商行高层
引资计划失败之前,广州银行经历了一番高层调整。
2011年8月,广州银行副行长李怡新、监事长吴菲相继离职。此后,工会主席张薇兼任第四届监事会负责人。而两个空位的新人选长期未见相关公告。
直到去年年底,监事长一职由来自广州农商行的人士担任。今年上半年,该行副行长空位再次迎来广州农商行空降兵。“新任副行长非常年轻,原来在农商行担任营业管理部总经理,相当于分行行长。”广州银行内部知情人士向理财周报透露。
“这也是兄弟行之间交流的方式。”接近广州银行总部的人士表示。
同为广州市政府掌控下的金融机构,两家银行被业内人士称为“广州市政府的两个儿子。”实际上,广州农商行与广州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都是广州国际控股集团,该集团持有广州农商行4.91%的股权。
相比之下,广州农商行明显比广州银行底气更足。该行2012年年报显示,资产规模3474.55亿,净利润40.88亿,分别同比增长26.93%、40.97%。而广州银行去年资产规模2518亿,仅是广州农商行的七成左右。
从网点布局看,广州农商行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截至2012年,该行网点达617家,包括373个支行。
据广州银行官网披露,该行目前有90个机构网点,包括3家分行,其中深圳分行于2010年3月开业,南京分行、佛山分行于2011年开业。正在筹建中山分行。该行官网曾披露,“十二五”规划时期,将完成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大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争取两年内完成公开上市,到“十二五”末资产总额翻两番,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形成网络。目前来看,这一目标比较遥远。
在当地同行眼中,广州银行“对公业务效益较好,但业务结构太简单,参与市场程度不高”。对此,广州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对理财周报表示:“在政府剥离不良资产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部分自身的盈利去填补不良,所以当时以发展大客户为主,大部分贷款都是广州市政府的大项目。后来银监局对平台贷和单一客户贷款有新的要求,我们就开始业务转型。”
“还是相当保守。”广州银行广州地区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贷款业务上,我们的抵押率和同行相比偏低,同行可能抵押率8成以上,我们必须七成以下。同行批不了的贷款申请,我们绝对批不了,我们批不了,别人很可能可以批。”
为拓展客户资源,该行于2011年正式发行信用卡,开办基金代销、代理客户黄金交易、合作远期结售汇等中间业务。“信用卡业务收入已经成为广州银行中间收入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广州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截至2012年底,广州银行资本充足率12.53%,核心资本充足率11.67%,不良贷款率0.03%,不良资产率0.01%,拨备覆盖率超过300%。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