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要防止一些类似于‘僵尸’的企业,丧失了继续生存能力的企业,继续依靠银行‘输血’的方式生存。这样会使得有限的金融资源被无效地占用,会大大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是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昨日出席财经年会时表示的。她称,通过公平、充分有效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胡晓炼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储蓄率比较高,如果金融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动员出来且被加以有效地利用,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但她同时也强调,资金的供给需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毕竟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利率市场化“三道坎”
在昨日的演讲中,胡晓炼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界定好政府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胡晓炼称,在资金的配置中,政府目前是市场的参与者也是资金的需求方。她认为,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市场配置中,这种参与和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但与此同时,胡晓炼也表示,政府参与资源的配置,一定需要一套规范、透明的市场化的方式。各种隐形的或间接的对资源的使用,会有一些潜在不好的结果,比如通过地方平台融资可能会使真正的风险有所掩盖,而且还会使得融资债务规模过大。
胡晓炼谈到的第二个问题,则是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中价格形成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金融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必要条件。”
她表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要走完三个步骤。其一是以建立公平、公正、充分竞争的约束激励机制为重点,着力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其二是探索建立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的框架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而利率市场化的第三步,也是最终一步,是在条件基本成熟的时候,择机放开存款利率管制。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一篇署名文章中透露了中期要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周小川称,近期,着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近中期,注重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中期,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化利率宏观调控机制。
汇改方面,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改革以来,央行一直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稳步有序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昨日,胡晓炼称,目前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明显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也不断地提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
防止输血“僵尸企业”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是胡晓炼昨日谈到的第三个问题。
她认为,这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具体来看,这里面又涉及到准入问题、退出问题、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自主选择问题、交易的公平规则问题等方面。
“从金融资源需求方看,资金应该向利用效率高、市场竞争力强、代表未来结构转型升级方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配置。”胡晓炼称,不能因为企业大小、性质,受到资源配置上的一些歧视。
值得注意的是,胡晓炼还特别强调,要防止一些类似于“僵尸”的企业、丧失了继续生存能力的企业,继续依靠银行输血的方式生存。
所谓“僵尸企业”,是指在劳动成本上涨、创新能力不足与税费过高的背景下,许多高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无法获得正常投资回报,必须依靠不断融资来维持生存。
今年1至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4.8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81万亿元。但企业依然认为资金难以“解渴”。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当前相当一部分信贷资源进入到了无法产生盈利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借新还旧,资金仅维持原有债务的存续,而没有投放到生产领域中。
胡晓炼称,如果市场同时存在软约束的借贷者和硬约束的借贷者,财务软约束的借贷者可能由于敢于承担更高的利率水平挤出后者,从而可能进一步推高利率水平,导致真正有需求、财务硬约束的企业借不到钱,或者借贷成本比较高。
从金融资源的提供方来看,胡晓炼表示,金融机构要根据收益、成本等来调整信贷配置,金融机构不能依靠以往拼规模的经营方式来配置资源。这样既无益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益,也会集聚风险。
“如果金融退出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和规则,出现金融机构大也不能倒,小也不能倒的问题,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性会大大降低,进而使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胡晓炼说。
而对于金融业准入、退出问题,周小川则表示:“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行业,也应该按照‘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的要求,为各类投资主体准入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又涉及到关键的存款保险制度。周小川称,存款保险制度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优先赔偿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建立事前累积的基金,具备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核查,早期纠正及风险处置等基本职责,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机衔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