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
作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则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业界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这将对中药进出口贸易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就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0.07% 资金 研报]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
闫希军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食品药品领域谈判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在西药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医药也要走出去。中医药企业需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等战略大胆实践,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推动力,如加快中药材第三方检验公共平台建设等。
中医药用“现代话”走出去
《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国与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对中医药发展有何助推作用?
闫希军:“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大机遇,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现在可以借政府推动的大趋势,与相关国家进一步加深沿海贸易,并通过文化先行、以医带药等形式带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1世纪》:如何打破中药的“神秘”,让国外消费者及医学界同样接受?
闫希军: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标准化,即是让中药成分和疗效“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具体而言,即是把过去传统中药说不清楚的说清楚,并且进行数字化,进而标准化,把国内标准升级成国际标准,使之成为符合市场化需求的现代化产品。
而中医药要实现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就要让中医药先讲“现代话”,通过整体发展,把中医药的语言变成现代语言,让西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医生等都能读得懂、听得懂。随着他们对中医药理解的深入,西方对中医药内涵的认识就会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加强。
《21世纪》:天士力国际化有哪些经验?
闫希军:天士力中医药国际化是由一个技术点上的创新,形成了一个体系的技术创新,再到一个体系的标准;然后把这一标准体系由行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而推动到国际化。
天士力正是通过申报产品,积极地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最近几年,天士力向美国FDA申报了包括穿心莲内酯滴丸在内的三种中药产品,并帮助中药行业内的其他几家企业申报产品。
加快中药材第三方检验公共平台建设
《21世纪》:制药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最需要哪些支持?
闫希军:对于中医药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出台更多的详细细则进行完善现有的制度,如医药审批等。
受到编制和财力的影响,目前药品审批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远远不够,欠的帐比较多,目前积压了将近3万件的药品申报材料。
我们建议对已经上市销售的药品、对于完善标准体系或者补充市场的需求而增加的一些补充申请,应该建立“绿色通道”,不要按照惯例流程走很长时间。这样也能够使药品上市之后,及时发现问题,补充完善,使消费者使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
《21世纪》:中药材掺假,不仅伤害百姓健康,也戕害中医药国粹的声誉,您认为应该如何保证中药饮片的安全性?
闫希军:建议建立中药材可追溯体系,无论是投向工业的制剂原料,还是投向医院的医用饮片,都从源头开始进行全程可追溯记录,做到“来源可知、过程可控、去向可查”。
在修订《药品管理法》过程中,明确中药材初加工与中药炮制的法律界限,对进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中药材按药品进行管理。同时,对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杜绝中药饮片市场乱象,规范中药材市场管理。
《21世纪》:在中药材领域,第三方检验服务业仍显得薄弱,机构设置不足,体系建设不完善,您有何建议?
闫希军:我们建议开展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服务行业试点示范,建议结合中药材各专业市场的质量情况,国家开展中药材第三方检验区域试点示范,重点资助3-5个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技术与服务能力培育、人才引进与培养,形成一批具有中药材检测专业服务能力的科技服务企业。
另外,组织行业专项,推进中药材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中药材在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缺乏健全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