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写在二零零八•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召开之际
核心提示:
据统计,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现有中草药种植资源5834种,占全国药用植物总数的48%。近年来,国家一直将中药产业作为三峡库区的优势产业来扶持,同时,重庆也正大力实施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建成后预计年产优质中药材30万吨。目前,包括万州在内的一些区县中药材基地已基本建成,将为三峡中药材专业市场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扩大就业,更将促进三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举办“药博会”,正是为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发展搭建平台,并进一步推进三峡库区中药材资源开发,做大做强三峡中药产业,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今,万州在全力将“药博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的基础上,还在努力打造“三峡中药物流中心”和“长江中药港”……
五大优势得天独厚
资源优势
三峡库区属平行岭谷地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中药材种类多,蕴量大,道地性强,有“天然药库”、“中草药王国”之称。由于库区药材生产历史悠久,一些品种以其来源道地、加工精良、质优量大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药材引种栽培和野生变家种成效显著,一些区县已分别发展成为以玄参、白术、地黄、款冬花、贝母、麦冬、味牛膝等品种为主的重要药材基地。
同时,三峡农民素有种植中药材的文化和生活传统,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种植技术不断成熟,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02年,万州还建成三峡库区第一个中草药标本陈列馆,珍藏2000多种8000多件三峡库区珍稀中药材,享有“三峡中草药宝库”美誉。
市场优势
地处库区腹心的万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市场历史,中药材贸易早在18世纪中叶就初步形成,到1937年,万州运销、批发中药材的铺号已近1000家。解放后,四川省中药材公司在万州设立“中药材采购批发二级站”,是四川省当时第二大中药材企业,除部分药材出口外,国内贸易业务覆盖方圆500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万州中药材交易达到鼎盛,中药材市场占地面积达到13.6万平方米,汇集了周边21个区市县和川、渝、鄂、陕、贵等地产中药材,形成了三峡地区当时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
物流优势
三峡库区拥有优越的交通物流基础。目前的三峡中药材物流中心紧邻万州火车站和一级汽车客运总站,东靠龙宝河,南接长江红溪沟深水港码头,西连万渝高速公路,北邻双河移民开发新区。将是21世纪中期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战略中的医药贸易中心和中药材物资集散地。目前,已基本形成集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更加增强了三峡中药材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
加工优势
三峡库区拥有较好的中药材加工基础。重庆库区现有中药制药企业31家,饮片加工企业18家。而万州拥有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有一批研发生产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并已储备了300余个名贵中药材产品,可年加工近20亿元产值的药品,拥有广阔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
人才优势
三峡库区拥有雄厚的中药材产业研发技术和科技人才,以重庆中药研究院、各区县中药研究所为主体的中药产业研发机构,以及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峡学院、三峡职业学院等教育培训基地,已经形成了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中级专业技术力量为骨干,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力的人才梯队。库区内现有各类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近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和注册执业药师就有5000余人。
未来的“长江中药港”
重庆市政府在《重庆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资源加工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重庆将在“十一五”期间培育两个中药材市场:一是在主城区建设“西南中药材市场”,提高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二是选择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区县在库区建设“三峡库区中药材市场”,探索创新,规范管理,形成规模,力争培育为三峡库区的中药材流通中心。把中药材作为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库区中心城市的港口交通、商业、物流业优势,依托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在万州大力发展中药物流,建设“长江中药港”。
近年来,万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长江中药港”项目,将传统中药材市场与现代中药物流模式紧密结合,并制定了万州中药现代化“246”发展战略--培育两大品牌: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三峡生态中药;打造四大基地:全国中药物流基地、国家生态中药示范种植基地、国家中药加工暨生产基地、全国中药创新研发基地;建成六大中心:国际三峡生态中药物流中心、全国生态中药展贸信息中心、三峡生态中药品质检测鉴定与安全评估中心、三峡生态中药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三峡生态中药生态旅游养生中心、三峡生态中药文化传播中心。
“加强三峡库区的中药材流通中心是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确保库区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规范中药材市场,保持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中药及相关产业发展。”今年,由中国中药协会制定的《重庆三峡库区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中长期规划》(2008年-2020年)中,明确写进了这样一段话。
这份近2万字的《规划》明确提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产业链,用现代物流的理念、经营模式、监管方式改造传统中药材市场,依托资源、衔接产销,服务药农、药企,提高中药材流通水平,带动库区中药产业发展。目标是打造集资源、种植、加工、仓储、流通、展示展销、物流配送、科技研发、检测、信息与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际交易与虚拟交易并举的现代中药材物流中心。
《规划》同时提到,三峡库区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开拓和发展三峡中药生态经济区,树立“三峡生态中药”品牌,建立和培育三峡库区中药材现代物流,抢占长江中药物流制高点,促进三峡库区中药农业、工业、科研、贸易、物流、文化的全面发展,构筑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形成“长江中药港”和现代平湖药都。到2020年在库区推出60~70个库区的优质优势中药品种,新建200万亩GAP中药材基地,实现50万吨/年产量和100亿元/年产值,并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
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将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主办、市场化运作,合理布局三峡库区中药种植、加工、贸易、科研、教育的一体化建设,依托库区中心城市万州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长江中药港”,到2020年逐步建成三峡中药物流中心、三峡中药种植与加工中心、三峡中药研究开发中心、三峡国际中医药培训中心,全面带动中药产业发展和经济腾飞。
药博会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合作共赢
12月9日,以“绿色、健康、合作、交流”为主题的2008·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就要开幕了,本届博览会将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经贸文化活动,为与会的市内外客人提供一个增进交流、扩大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并共同推动库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激情满怀,我们充满期待。
在2008·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回顾过去两届“药博会”,可谓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万人观展
2006年10月和2007年6月,万州分别成功举办两届三峡中药材博览会。据统计,两届“药博会”开展后,分别吸引了近万人前去参观,在万州及其周边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药材”热潮,同时也在不断扩大“药博会”的影响力。
以2007年为例,“药博会”的展场、展厅已分设为库区区县展厅、万州展厅、市外展厅等多个区域,总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共设有展室、展位88个,参展企业达到了143家。除来自万州及三峡库区各区县的展商外,成都、沈阳、北京、天津等地也分别有药企药商前来参展。同时,组委会还邀请了全国著名专家前来指导。
据统计,2007年“药博会”协议金额达到4.86亿元。各地代表团纷纷利用本次机会,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特色,让参会客商耳目一新。参展企业和药企药商普遍反映:通过药博会,企业影响扩大了,与客户的联系加强了,参展目的也达到了。希望今后定期举办这样的活动,以此来推动三峡库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前两届博览会期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还积极牵线搭桥,成就了企业与企业间、地方与企业间的多桩美好“姻缘”。
成果丰硕
两届“药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作。同时,具体筹办盛会的工作人员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牺牲了太多休息时间,但他们的内心却是甜蜜的。因为“药博会”的成功,让他们进一步看到了三峡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认清了该产业项目的重大意义。
从主办方的角度盘点“药博会”的成绩和收获,可谓硕果累累:全面展示了三峡库区中药材资源状况和分布情况,为发展库区中药材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宣传推介万州、推介三峡中药和三峡中药城的目的,扩大了三峡中药对外影响力,并建立了广泛的交流网络;增强了库区各区县的了解、加深了相互间的友谊,密切了区县药商与全国各地药商之间的联系;积累了办会的宝贵经验,为今后持续筹办“药博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一定更加精彩,“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这个品牌也会愈发响亮!
三峡都市报记者 梁剑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917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