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按照属地化原则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在补充指标数据及佐证材料一栏,要求各三级公立医院于8月20日前按照《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要求,对2016-2018年辅助用药收入占比进行数据测算。

自国家下发《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以来各省、市、医疗机构陆续发布各自的删补版目录。
8月13日,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布的《下半年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显示,医院不仅重点监控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品种,金额排名靠前、使用量增幅过快的品种也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在业界看来,随着医院层面正式全面严控辅助用药,辅助用药市场将迎来重击。此外,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排名靠前、用量增幅明显的药品也将受到严控,临床合理用药时代将到来。
8月15日,据江苏医药联盟资讯,一批医院开始实施重点监控药品方案,继徐州州市肿瘤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之后,昨日又流出徐州市某三甲医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这家三甲医院要求医生处方24小时内不允许使用目录中两种以上药品,目录中连续三个月排名第一的品种将会被停药。 对于部分中药注射剂,医院表示“均有活血化瘀相似作用不得重复使用”,而被重点监控的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则“不推荐心内科使用”。
市场放缓,销量或断崖式下滑
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时强调,各医疗机构要建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目录内药品临床应用的全程管理。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保证合理用药。此外,对未纳入目录的化药、生物制品,医师要严格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疾病诊疗规范指南和相应处方权限,合理选择药品品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并开具处方。
事实上,合理用药范围已经不仅限于重点监控目录内的药品,目录外的药品也将受到重点监控。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第一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出台之前,纳入目录的相关品种的整个市场已经出现放缓迹象,这与近两年各省、市纷纷公布辅助用药目录并重点监控有直接关系。 之所以制定重点监控目录,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使用监管,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那么,一些临床使用量大、销售额高的辅助用药,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时间推进,下半年会有更多医院公布目录,实施各自的重点监控方案,有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家公布重点监控目录、各省各医院快速响应——新一轮合理用药管理、对一些药品实施更严监控后,这些品种销量断崖式下滑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辅助用药收入占比 影响医院绩效考核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各地需根据本省实施方案,抓紧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除辅助用药收入占比外,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等项目都是指标。
据了解,通过绩效考核,将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促进收入分配更科学、更公平,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
按要求,2019年12月底前,将完成第一次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并将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与医院评审评价、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及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紧密结合。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院长和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参考。
此外,各地要认真建立绩效考核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对质控过程中发现的编造、谎报、瞒报等情况,国家卫健委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医院当年绩效考核资格。值得关注的是,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就通报了西安市第三医院绩效考核有关问题,西安市第三医院由于上传的病案首页数据出现严重失实问题,病案首页相关指标难以计算。对此,陕西省卫健委取消了该院2019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等级评审申报资格,并对西安市第三医院相关责任人给予批评、记过处分、取消个人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经中药材天地网编辑二次发布,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