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负责人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武汉市和湖北省的生活必需品总量是有保障的,价格在阶段性上升后也开始回落。在湖北省周边6个省份协调蔬菜资源,现有蔬菜库存近6万吨,可持续向武汉市场每天供应约8千吨;在上海港周边安排了1万吨的中央冻猪肉储备,随时准备向武汉市场定向投放。全国其他地区供应也是相对充裕和有保障的。
同时,鲜叶菜的供应还存在品种等结构性矛盾;有些生活必需品由于物流影响,补货不及时;外部一些物资因为防疫管控要求,运输转换衔接不到位;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的企业复工复产还面临用工、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困难等,这些问题正在加紧协调解决。
湖北物资告急情况已经得到了大大缓解,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目前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物资供应正在复工复产,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截至2月2日24时,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了医用防护服15.45万件,运抵13.12万件,N95口罩发货13.36万件,运抵了13万个,全自动红外监测仪已经发货82台,运抵62台。
湖北产能恢复得非常快,特别是在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上。湖北是我们国家医用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所以湖北的产能恢复,大大缓解了前线的医用物资紧缺问题。
到2月1日,核酸检测试剂日产量达到了77.3万人份,相当于疑似患病者的40倍,从总的供应来看,已经基本满足要求。目前,产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只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后续的工作主要还是恢复产能。
我们国家口罩的总体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从总体来看,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产能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目前发改委正在配合工信部协调医用口罩的问题,这两天协调到的资源是前一段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
解决口罩紧缺问题:
首先是增加供应。现在正在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增产扩能,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以医用N95口罩为例,宽备窄用,已经按1倍以上的规模组织了产能,准备了原料,并且启动了增产增供。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
同时,还要科学使用、合理使用。要按需使用,按功能使用,避免过度使用,特别是一般的防护,不要挤占宝贵的医用资源。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全系统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只要符合条件的就采取成立工作专班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企业可以马上开工生产。
截止到2月1日,共出动价格执法人员39万人次,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413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有案必查,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办案件,绝不姑息。对坐地起价发“疫情财”的情况,露头就打、坚决打击。
全国公路网运行总体是有序的。小客车的免费通行政策已经延长到2月8日。
由于防疫的需要,实施检测体温等导致了局部交通拥堵,各地会加强疏导与人员投入。同时提示自驾车的同志不要占用应急通道,保障医疗物资等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运输畅通。
一是患者救治方面。明确患者救治费用的补助政策,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
二是人员补助方面。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三是防疫物资保障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防护、诊断、治疗专用设备以及快速诊断试剂采购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安排,中央财政视情况予以保障。
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不少人拿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时经济的影响推算此次疫情的影响,但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当时明显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受春节因素影响,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历来单月波动比较大。各部门、各地方也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精准施策帮助企业。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前全球经贸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的努力。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同时也认为来自中国的信件包裹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