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本报2011年12月23日《中药材市场风险在即 四川数十万药农寻求出路》一文曾报道,2011年与2010年相比较,我省川芎面积从6-6.5万亩增至7-8万亩;川麦冬从3万亩增至4.8万亩;川白芷从0.95万亩增至1.4万亩;泽泻从4万-4.5万亩增至6万亩,导致供求严重失衡,今年初垮价在所难免。
今年以来,权重品种“三七”一枝独秀,几乎以每月100元/公斤的增加幅度一路飙高,独立支撑着中药材市场指数大盘。
疯狂的“三七”并没能挽救川产药材一路走低的颓势,几个大宗品种奔向成本线,因库存积压和去年盲目扩种,川产药材开始吞下自己酿制的苦酒。
三七独当一面化身药材指数“救世主”
三七“疯了”。
以120头的三七(业内一种规格)为例,今年2月16日,410元/公斤;3月1日,470元/公斤;4月10日,580元/公斤;4月28日,680元/公斤;5月10日,810元/公斤……今年春节后,三七就以每月100元/公斤的强劲增速,坐上了疯狂涨价的“火箭”。
“2009年才80元/公斤,2011年一直在300多元,短短三年涨了10倍。”5月10日,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常年经营三七的老板唐昆桂告诉记者,价格如此疯狂,市场风险太大,他怕砸在手里,最近不敢做三七生意了。
5月14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捕捉中药材整体市场趋势的综合200指数显示,当日指数为2332.59点,而在今年2月14日,该指数为2251点,小幅震荡,略有上扬。
2011年底,考虑到高价库存巨大以及盲目扩种严重等因素,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药市大盘指数将继续下探2000点甚至更低。目前看,悲观估计似乎有所出入,原因何在?“疯狂的三七”正是独立支撑目前综合指数的“救世主”。
“连续多年的价格低谷挫伤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2008年达到最低点,而三七为三年生,有的要4到6年才采挖,因此生产恢复还需一段时间。”中药材天地网邓分析师说,三七临床中使用量一直很大,而生产周期较长,市场需求因此逐年提高。
据中药材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分析,除了供需缺口外,三七涨价还有其他原因。“年初云南春旱,一亩三七人工浇水都要上万元,每公斤三七种子也高达上千元,种植成本直接推动价格上扬。”
贾海彬说,目前不少企业高价库存依然未动,另外,成本提高导致药农积极性还没上来,这是目前药材市场还未真正回落调整的原因所在。“三七的一枝独秀只是看上去很美,但是整个药市的真实行情很冷,相当部分品种价格是在下行的。”
去年扩种严重川产大宗药材几近成本线
三七的疯狂没能影响到年后川产药材的颓势。
“川产药材价格下跌非常严重。”贾海彬一针见血指出,已经滥市的川芎价格跌到了农户种植成本线,麦冬、泽泻等价格也在成本线附近徘徊。
“三台麦冬三四月份就已经产新结束,药农已出货三分之二,今天的产地统货价格每公斤只有30元到40元。”5月10日,三台县花园镇麦冬经销商王林告诉记者。
作为川产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的典型之一,麦冬2011年6月份每公斤一路飙升至160元顶峰,9月20号开始崩盘,记者12月15日在当地采访时,已跌至65元,今年初产新后更是一路下滑。
而川产药材另一大宗品种川芎同样不乐观。去年曾创下35元/公斤(下同)的高价,去年底跌到13元/公斤左右,目前低至10元/公斤左右,而种植散户的成本价就在八九元,包地的则在11元左右。泽泻2011年底还在每公斤12元—13元,春节后跌到9元,这几天又垮到了7元—8元。
根本原因还在于不少川产药材高价库存情况依然存在,另外就是连续3年的上涨导致药农盲目跟风扩种严重。
“目前,川芎彭山产区产新基本结束,而主产区之一彭州5月底产新在即,因此可能价格还会小幅下跌。”贾海彬说,主产区今年还会习惯性种植,而去年跟风扩种严重的附产区面对价格走跌,今年种植面积或将大幅萎缩。本报记者 李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