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图为:余川镇芦河村山药基地。
文/图 记者 胡祥修 通讯员 郭占军
消费拉动生产。武穴开发出山药羹、山药面条,吊起消费者胃口,山药产业越“吃”越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产品
山药,又叫薯蓣,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之一,我国很多地方有种植。但武穴的山药与众不同,一是形状特别:其他地方的山药根茎长条状,像铁棍子,而武穴山药似手掌,所以称之佛手山药;二是味道特别:长条山药大多脆如荸荠,但佛手山药粉糯爽滑。
佛手山药原本就是全国出名的中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专门论述。
山药是补虚佳品,每年入冬,武穴家家户户都喜欢山药下火锅,或煨汤进补。
佛手山药只适宜在武穴、蕲春、黄梅三县市交界的山区生长,武穴的梅川、余川是主产区,适宜种植面积不过几万亩。“佛手山药就认我们这里水土。我们试着到外地种过,但不是那个味。”武穴余川镇芦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彭立志对记者说。
2009年,武穴成功申请佛手山药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科技提升传统产业
余川镇农民告诉记者,以前山药一般亩产量1000—1100公斤,近年来提高到2000公斤左右,几乎翻了一倍。这归功于市农业部门的技术服务。
武穴农民种山药有两三百年历史,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知道山药喜水又怕水,懂得山药与水稻轮作是最佳模式。连作产量低,也易生病害。
2000年,武穴开始实施“佛手山药”产业化开发,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农业部门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对山药生产实行全程技术服务,特别注重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过去用化肥,现在用生物有机肥。山药最大病害是炭疽病,农业技术人员将防病措施及时告知农户。
目前,武穴佛手山药种植面积2万多亩,总产近4万吨。
以加工扩市场
山药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带来销售问题。余川芦河村农民说,碰到暖冬气候,吃火锅的少了,山药就会滞销,增产不增收。
佛手山药褶皱多,难去皮,城里人爱吃但嫌麻烦。另外,山药皮薄怕磕碰,不方便长途运输。
武穴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拓展销售市场。2010年,余川镇成立了芦河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辐射8个山药种植村。合作社有四五个人专门跑销售,他们组织劳力把山药去皮洗净,然后泡在清水中保鲜,作为净菜运送到大城市销售。
武穴做深加工文章,把山药做成食品销售。2008年,武穴市万星面业有限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合作,开发出了山药挂面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去年,该公司又上两条自动生产线,生产出山药羹、山药薯片、山药速溶奶茶等新产品。万星面业年消化山药500万公斤,年产值突破亿元。
梅川镇佛掌山药加工厂与武汉大专院校合作,也开发出了速溶山药羹系列产品。
从中药材、到蔬菜、再到快消食品,武穴山药的市场需求大大扩大,产业发展有了坚实支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