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今年下半年,青海省、辽宁省、浙江省金华市等地针对部分需求大、金额高的中成药品种开展了集采探索。与此同时,中成药被一些医院大规模停用亦给中成药市场带来冲击。11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回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明确,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地方开展药品集采,但不宜对中成药在医疗机构的配备使用政策进行强制性约束。业界普遍认为中成药集中采购、价格下降将是大势所趋。
信息量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11月1日~12月10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相关话题热度较高,中成药遭医院大规模停用并遇集采危机、国家医保局回复政协委员关于扶持中成药的提案、部分省份开展中成药集采引发信息量波动。
图1 “中成药或将集采”信息量走势图
第一阶段:中医药遭医院大规模停用,同时集采也将给中成药带来冲击,引发高度关注
11月17日,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表《中成药“死亡倒计时”:遭医院大规模停用,带量采购正在路上》称,一则某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决议在业界流传。根据决议,这家医院将所有中药注射剂从常备目录中剔除,中成药只保留30个品种,辅助用药目录药品也只保留了5个,且均要求降价20%。不仅如此,中成药带量采购也已提上日程。中成药企业面临巨大市场危机。
该文被@凤凰网财经转发至微博平台,立刻引发大量关注,转评量近7000人次,#中成药遭医院大规模停用#话题阅读量超1068万人次。该文也再次引发网民的中西医之争。部分网民表示支持减少使用中成药,认为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发,且中成药的药效缺乏数据支撑;部分网民则认为中药被西药打压,西药无法治愈疾病的情况也大量存在。
有媒体认为中成药被限制使用有利于促进中成药规范发展。如制药网发表《大批中成药被踢出常备目录》称,业内分析认为,目前中医药行业发展在各种政策下的确承受了很大压力。但各项政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压中成药,而是规范中成药发展。当然还需要实施细则能够进一步落地。
第二阶段:国家医保局回复政协委员提案,中成药纳入集采再次引发关注
11月30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81号(医疗体育类459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全国政协委员林凡儒提出的《关于落实中成药扶持政策的提案》进行了回应,其中包含了中成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成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问题。
其中,中成药纳入集采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猜测中成药集采的模式是否“带量”。如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表《国家医保局婉拒委员提案,力推中药“只砍价、不带量”集采》称,可以看出中成药带量采购已是板上钉钉。即将实施的《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确定了同名同方、独家品种等分类,实际上是给带量采购划出了赛道。国家医保局的回复也提到,对于医疗机构使用中成药情况,医保部门也不会做出硬性要求。这意味着,价格必须降,但是“量”却不保证,是否使用的选择权交到了医院手里。文中还提及青海试点中对肾康、喜炎平、痰热清、血栓通等中药注射剂采取了“不带量限价挂网”方案。而青海试点是在国家医保局宣布对中成药带量采购之后开展的,且国家医保局也明确曾对其“进行指导”,“青海模式”对接下来的地方试点、乃至中成药国采都有指导意义。
CPhI制药在线发表《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医保局对中成药提案的回复》称,对于医疗机构使用化药和中成药的情况,医保部门并未做出硬性要求。依据回复,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指导地方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成药开展带量采购,同样和化药、生物类似药开展带量采购是一个大趋势,绝非一刀切地认为中成药不开展带量采购。
二是认为大部分中成药标准不明是影响其集采进程的原因。如医谷网发表《中成药纳入集采?国家医保局回应》称,业内人士表示,中成药谈判采购和集中采购,最大的难点在于“标准”。大部分的中药产品,只能用治疗位置或者治疗领域来定义,难以通过一致性评价标准去衡量,部分中成药适应症范围不明晰、临床应用范围广,如何实现对适应症的合理划定难度较大。其次,大多数中成药为独家品种或者独家剂型,即使不是独家品种,其受药材产地、加工工艺、制剂剂型等因素影响,目前还无法形成一定可衡量的标准。因此,未来有效成分比较清晰、适应症明确、且用量比较大的银杏类、三七类等中成药,有可能是第一批中成药带量采购的品种。
三是对可能被优先纳入集采的中成药品类进行预测。如赛柏蓝发表《中成药集采,国家医保局消息传出》称,有分析指出,由于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参与主体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所以占比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领域中成药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高于其他治疗大类。就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中成药选择,有业内人士指出,有效成分比较清晰,适应症明确,使用量大,金额占比高,竞争格局良好的品种在优先选择的范围内。
四是认为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中医药市场将迎来大洗牌。如制药网发表《集采重压下,中药企业开始“花式”突围》称,近年来在医药行业被一系列政策加强监管,以及即将进入国采的背景下,中药行业洗牌已经不可逆。中药企业加速多元化转型已势在必行,必须通过品牌战略规划进行取舍,找到适合中药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微信公众号“E药经理人”发表《中药市值一哥深耕化药!集采重压下,中药企业如何突围?》称,在集采大势下,中药企业纷纷押宝新的研发方向。另外,中药巨头企业开始更加聚焦主业,纷纷开启分拆上市之路。此外,探索多元化发展也是中药转型的一大表现。药闻社发表《2021年,谁是最便宜的集采避风港?》称,部分中药品牌向消费品转型,如片仔癀自主开发化妆品;云南白药牙膏以20.1%市场份额成全国第一;马应龙祛皱的八宝眼霜也在尝试突破等。
在微博平台,#国家医保局婉拒委员加大中成药使用比例提案#话题阅读量33万余人次。其中,@凤凰网财经、@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发布的相关微博转评量较多。网民主要观点包括四方面。一是认为相关提案是出于利益考虑。如@城南角小小:这种政协委员到底代表了谁?完全是在为自家生意做提案。二是对医保局的答复表示支持,如@
haifeihasi:能顶住压力不带量采中药的医保局,良知和专业并存。三是认为部分中成药有可取之处。如@
Linn春晓:有些中成药还是挺好的,希望能辩证看待中成药和中药效果。四是认为中药价格高且疗效甚微。如@幸福的小蜜蜂_中子:中成药是没疗效……现在医院的中药、中成药价格上天了,太贵了,纯粹属于套社保的钱。
政策推动下,多地均对中成药集采进行了探索,媒体纷纷关注报道。微信公众号“趣学术”发表《中成药带量采购,医保局发话了!》称,今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第二批带量采购中标结果显示,93个最后中标产品中,180个带量采购的中成药只有39个中标,降价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7月份,青海省开始该省带量采购,降价效果也不理想。从这两地试点来看,中成药带量采购还需要进一步摸索。赛柏蓝发表《中成药集采,国家医保局消息传出》称,7月22日,辽宁省也发文称将对13个品种开展带量采购,涉及7个中成药,其中5个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有分析指出,浙江省金华市、青海省、辽宁省等地方层面已启动中成药带量采购试点,将为中成药国采提供经验。
点评
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曾就中成药集采工作召开会议,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并研究完善相关政策。这被业内认为是吹响了中成药即将进入国家集采的哨声。在此前后,多个地方也积极开展了中成药集采试点工作。而中成药集采对中药企业来说可谓是忧大过喜。业内分析认为,随着临床合理用药越来越得到重视,医院对于中成药的采购将收紧;集中采购如果只限价不带量,中成药企业不仅面临价格下降使利润受损外,还无法保证其市场占有率。从网民反应来看,普遍对中成药价格较高表示不满,同时也有一些中西医之争的老话题出现。
中成药集采目的也是为了挤掉药品价格的“水分”,回应公众对中成药价格的关切,也有利于中医药的规范发展。而真正实现集采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如中成药的疗效、标准、问题等仍有待进一步明确。即将实施的《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对中成药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并提出了技术要求,这也被认为是为中成药集采提供了部分依据。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鼓励中医药的大背景下,中药的高质量发展才是国家需要、百姓期待、药企追求的。相关部门也要科学引导和管理,为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冯腾)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0185688,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