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大红灯笼高高挂,千家万户贴对联。当祖国各地正洋溢在新春佳节的喜庆节日气氛中时,近日,国家各级领导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先后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探望并慰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向她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党和国家高度赞扬屠呦呦精神

在看望屠呦呦时,刘云山赞扬她开创性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屠呦呦建议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加大对有关科研项目和团队建设支持力度。刘云山指出,科技工作者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发扬“安专迷”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为人类科技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党和国家亲切关怀祖国医药事业发展

刘云山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强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集聚各方面优秀专家人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成功的前后还有不懈拼搏的毅力

屠呦呦回顾发现青蒿素的艰苦历程后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当王国强介绍“屠老师特别认真,现在还在努力做青蒿素深化研究”时,屠呦呦很快变得认真而健谈,“我现在就是想说这个,因为青蒿素是一个全新的物质,下一步还应该彻底弄清它的机制,全面挖掘它的潜力”。
默默耕耘赢得至高荣誉
李斌还带来了给屠呦呦的“礼物”:一张小行星命名证书。“以您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那天您没能去,把证书给您带来了。”那颗小行星号为51230,后4位正好是屠呦呦的生日。然后,李斌拿出一封信,“刘延东副总理让我给您捎几句话。一个是前些日子您过生日时,她专门给您写了贺信,再次向您表示祝贺。她一再嘱咐说,您是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您为国家科技发展,特别是中医药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请您一定要把身体养好,祝福您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一份份礼物、一阵阵温暖,屠呦呦感谢党和国家对她的关怀,感谢刘延东副总理惦记着自己。在屠呦呦家春意融融的客厅外,阳台上6盆小花簇拥出火红一片,那是不算名贵的海棠,有的花期刚过,有的浓郁热烈正在盛开,有的则拱出花蕾期待绽放。
屠呦呦精神:名族精神的再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以上这句话用在屠呦呦身上再恰当不过。她的爱国主义情怀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对改革创新的执着坚守,在科学研究中做出的突出成绩,以及她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都是从她身上体现出的“中华名族精神”。
虽然屠老师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博士学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中药科研的执着和热爱。她淡泊功名,坚守真理,努力探索,成为科研战线上的“先导者”。40年来,不为人所知,她仍心态平和,自然轻松,认真干好科研工作,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也是科研的最高境界之一。
科研界应多一点“屠呦呦精神”,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科研,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推动科技发展上,不断创新思想,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
屠呦呦让“中华名族精神”闪耀世界。这是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个更加值得中国人自豪的科学诺贝尔奖。屠呦呦获奖,带给中国科学界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奖杯,也是中国精神在科学界的成功实践。同时,带给世界的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