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张家产镇采访的几天里,走村串户,接触了很多西洋参种植户。从他们目前的生产生活状态,记者切身感受到西洋参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土地里种出了“金元宝”,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走上了致富路。但同时,记者还隐约觉察到这光鲜背后的些许困惑和无奈。
“种植西洋参就是靠天吃饭,碰运气,年头好的时候一亩鲜参能收600多公斤。光景不好也就200多公斤,能保住本钱就不错了。”张家产镇顾家村的顾秉兰种植西洋参已经7个年头了,虽然有着一定的种植经验,但说起收成的不稳定,她显得很无奈。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境遇相同的参农还有很多。
作为文登西洋参协会的副会长,当地西洋参种植的“带头人”,年逾七十的王文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对西洋参的生长习性十分熟悉。他说,文登的气候特点和土质条件非常适宜西洋参的生长,使得这里出产的西洋参品质极佳。但由于技术推广不到位,多数参农没有完全掌握相应的种植技术。西洋参对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一个技术环节没上心,就会造成鲜参产量的大幅下降。
2010年,参农曲建章在棚里察看西洋参长势时,发现大部分西洋参叶片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暗褐色病斑,这让他很是着急。在村里转了一圈,他发现还有几户村民的棚里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一位有经验的参农告诉他们,这是得了黑斑病。但在配方用药后,西洋参的“病情”却没有好转,反而有更多的叶子出现枯黄症状。后来,王文智到棚里察看了以后,判断这种病情应该属于疫病,是那位参农诊错了病,用错了药。但此时补救为时已晚,这几户村民的西洋参不同程度地出现减产现象,有的每亩只产出200多公斤,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农户每亩少收入1万多元。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很多种植户在走以前的老路子“碰运气”,结果造成了西洋参产量忽高忽低,不少人辛苦了四年赚个白忙活。产量得不到保证,导致了很多种植户退出了这个行业。
“要把西洋参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富民产业,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引领,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科技推广上的引领带动。”张家产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科技先行,向广大种植户更好地推广种植技术,提高鲜参产量,调动参农种植的积极性,才能促进西洋参上规模、增产量;只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开展良种选育、无公害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攻关和研究,才能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才能在全国叫响文登西洋参品牌。
这就意味着,在西洋参产业的发展上,谁能在科技上先行一步,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张家产镇西洋参研究所副所长王文水告诉记者,目前,河北大学保定氨基酸实验厂已向国家教委、科技部申报了一项实验课题,内容是将多肽氨基酸等富集到西洋参种植的整个过程,参与其代谢与调控,在提升其抗病能力、促其生长的同时,增加生成和积累皂甙、氨基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实验,成功后将会依托种植技术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参业公司。“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应该利用起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让科技更好地助推产业发展。”王文水表示。
记者了解到,除此之外,机械化缺失和无法解决重茬等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参农。
这几天,王文智在自己的加工厂里琢磨研究了一种西洋参播种机,虽然基本成型,但因为制作不规范,效果一直不理想。“希望农机部门能从中协调相关生产厂家,帮助自己进行改良和生产。”王文智告诉记者,30多年来,一直没有相关部门在机械化应用上开展探索研究,西洋参完全是参农们在地里“跪着”种出来的。
这造成了一种现象: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技术缺失带来的高风险,让不少村里的年轻人望而却步。目前从事西洋参种植的主要是50多岁的村民和来自东北等地的外来户。不把广大参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西洋参种植将会处于后继乏人的危险境地。
如何实现科技突围?业内人士表示,要从加强标准化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入手,规范栽培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培养一批掌握西洋参种植技术的人才,负责种植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好西洋参协会的作用,帮助参农抱团发展,共同抵抗市场风险。政府要引导相关部门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建立西洋参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吸收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参加,加速科研、推广、应用一体化进程。(记者 邢海波 林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