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9日,2024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40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在亳州开幕。
1985年,亳州举办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客商参会,成交额1.2亿元;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致函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我省举办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2023年,来自10个国家及全国各地的嘉宾、客商共襄药博盛会,首次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发布《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并签约重大项目30个,总投资376.3亿元。如今,亳州药博会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药贸易、文化、学术交流展会之一。
四十年风华正茂,药博会蝶变向“新”。40岁的药博会见证了亳州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历程。2023年,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增长11.3%,今年上半年达1137.4亿元、增长8.76%。中医药工作获全省考评“九连冠”,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亳药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亳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向“新”而行现代化
——加快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加强科技研发、丰富产品类型、放大资源价值
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是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必由之路。亳州市将现代中医药打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以现代科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在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炒药车间,已看不到以往工人们围着锅炉上下翻炒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全封闭的自动化炒药机,一片片中药饮片,从上料到下料,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炒制。
“只要定好温度、时间等参数,机器自动炒药,跟以前相比,人轻松多了。”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炒药二车间负责人韩动良说。
变化的不仅仅是省时省力,还有更加稳定可控的品质。智能炒药机在工作过程中,内部的传感器可感知药材的温度并随时翻炒,有效避免了过度烘干,产品损耗率也从过去的3%降到1%以下。
“数字化改造以后,设备把数控温度、翻锅频次还有色泽都控制好了,这样生产的中药饮片既保留了传统的炮制工序,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质量部经理郝新亮介绍。
亳州市坚持把古老的中医药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带动中医药企业实施生产环节“智改数转”,并向中药研发、检测、供应链等方向延伸拓展。全市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通过CNAS认证的检验检测中心6家,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中药饮片生产信息化追溯体系。
设立超100亿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基金,支持拥有优势品种的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实施品种产业升级,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并在亳落地生产,加强创新药、经典名方新药研发,现有药品品种229个,在研仿制药品种58个、药品研发项目26个。
最近,亳州市还与华为公司开展合作,建设华佗中医药大模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让传统的中医药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续写药都千年传奇。
强“链”扩容产业化
——健全种好药、制好药、售好药的产业链条,推动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初秋,是亳芍产新时节,药香正浓。
位于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的马守彬专业种植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对新鲜白芍进行初加工。
“白芍一上市,我们的忙季就到了,会持续到11月底。因为质量好,鲜货价格每公斤能卖到30元左右。”马守彬说。
十九里镇中药材种植加工的繁荣景象是亳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缩影。亳州市坚持质量兴药、品牌强药,加快推进规范化种植基地、种子种苗组培繁育基地、“十大皖药”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初加工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道地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建成规范化繁育基地5个、绿色生产基地17个,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和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投用。现拥有地产药材260多种,亳白芍、亳菊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4.4万亩、占全省的49%,产值46.5亿元,标准化种植面积46.1万亩,均居全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产值38.45亿元、增长7.13%。
药种得好,也要制得好。近日,在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一盒盒脑安胶囊正依次穿过生产线,被工人熟练地装进包装箱中。
“你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脑安胶囊,马上就会发往全国各地。”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政务总监赵轩指着面前的生产线自豪地说,2023年,该公司产值7亿元,其中仅脑安系列销售额就突破了3亿元。
“2020年雷允上正式落户亳州,之所以选择亳州,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还与亳州市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决心和招商安商的热心密不可分。近年来,亳州市推出的一系列支持中医药企业发展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赵轩表示,在诸多利好条件的加持下,公司对今年实现产值8亿元的目标充满信心。
亳州市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结构再造和中药饮片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中成药制造、配方颗粒、中药生物制药、中药提取等,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21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中药企业126家、超10亿元企业4家。2023年规上医药制造业产值426亿元、增长17.23%,今年上半年产值234亿元、增长7.5%。
制出好药,更要售得好。立足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优势,亳州市持续规范市场运行,中医药交易额日益扩大。建成中药产业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5.4亿元。2023年全市中医药流通贸易额达1380亿元、增长9.1%,今年上半年达860.6亿元、增长8.6%。
资源优势加上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力,亳州中医药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建设成效明显。
连“通”世界国际化
——立足资源禀赋和深厚文化底蕴,加速“亳药出海”,让亳州“药方”更多造福人类
在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亳州市积极制定一系列政策,搭建各类平台,加速“亳药出海”。
“中医药文化在国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中药饮片的海外订单也越来越多。我们公司出口产值每年都在增加。”安徽谓博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介绍。
谓博药业是一家集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西成药、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医药企业,年产中药饮片2500余吨、中药制剂2000万盒、提取物500吨。最近几年,企业出口板块已逐步上升到总产值的30%。
“公司为不同国家客户提供定制中药饮片服务,主营的100多种中药饮片,长期出口至东南亚和欧洲地区。”王鹏说。
时不我待。亳州市大批药企正紧抓政策利好机遇,加大科技攻关研发力度,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济人药业配方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疏风解毒胶囊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太阳升医药关黄母颗粒等品种登陆非洲市场……
为加速中医药“走出去”,亳州市牵头组建长三角中药产业创新联盟,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开展经贸交流,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医药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亳州市已有6家药企在境外设立营销机构,中药材进出口实绩企业91家,业务覆盖8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全市中药材进出口3.8亿元、增长14.9%,占全省89.41%。亳州联动创新区“中药材出口共享检测新模式”入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2023年度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中医药已成为亳州最具辨识度的“金字招牌”。
未来,这座浸润着药香的古城将始终坚持以药立市、以药强市,持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不断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上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亳州药方”。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